【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陳其玨】
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昨天從接近國資系統的人士處獲悉,國資委正在調研國企在發行股票時,將10%的股票撥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相關事宜。
這已不是中國首次進行類似的嘗試———數年前,中央就在少數幾家國企的A股IPO時試點過國有股劃撥,但當時因市場反應較大而很快叫停。而從去年起,10%的劃撥規定已開始在海外上市的國企IPO時試行。
多位專家昨天表示,實施國有股劃撥,既可擴大社保基金的來源,也可讓國企管理者接受更多的市場監督。
早在2000年全國社保基金成立之初,經濟學家吳敬璉(吳敬璉新聞)就建言,用國有資產存量解決政府對老職工的養老保險隱性債務問題。他主張將部分國有凈資產或國有股劃撥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并記入職工的個人賬戶。
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以文件的形式明確“采取多種方式包括依法劃轉部分國有資產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同年,全國社保基金人員擴編,設立股權部,負責劃撥股權的管理工作。2004年,由財政部、國資委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等部門牽頭成立了“股權劃撥研究領導小組”。
然而,由于劃轉國有股充實社保基金工作牽涉到多方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該項工作的實際推進相當緩慢。不過,隨著今年股改的大局已定,這項工作開始重新提上議事日程。
學者和金融市場專家認為,向社保基金劃撥國有股,主要目的是為了彌補當前社保基金的巨大缺口。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今年3月曾表示,要實現社保基金當年收益能夠填補養老基金缺口的目標,社保基金至少需要2萬億元的規模,而中國社保基金目前只有2100億元,與之相差甚遠。
初步估算,如果按照10%比例實施劃撥,自今年6月IPO重啟后,僅滬市上市的這些新股,就可為社保基金貢獻90億元。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易憲容博客,易憲容新聞,易憲容說吧)認為,“作為整個社會最重要的保障基礎,社保基金遲早要接受劃撥,而且來源只能是國有資產。因此,這不是要不要撥的問題,而是何時撥、怎樣撥的問題。”
易憲容表示,“此舉還隱伏一個更深層次的背景,中央希望借劃撥,提高國企股權的利用效率。”
上海榮正投資咨詢董事長鄭培敏對上海東方早報記者說,劃撥對國企不會有什么影響。“10%的減持和此前的股改對價差不多,對國有股的控制力絲毫不構成威脅。”而且,目前國內A股正處在牛市行情,也給劃撥提供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