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9日9:07
圍繞2007年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外會談各方近期已悄然展開“備戰”工作。分析師認為,2007年鐵礦石價格有理由下跌。
按照慣例,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將啟動2007財年(2007年4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的鐵礦石談判工作。
中外“暗戰”連連
山雨欲來風滿樓。近期,供需雙方動
作頻頻。
9月16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冰生在2006中國鋼鐵原燃料市場高峰論壇上表示,中鋼協與有關方面對明年的談判工作將以周密的計劃步步推進,但這一計劃尚在制定中。
9月18日,全球鐵礦石巨頭澳大利亞力拓公司派出多位高層人員,主動與寶鋼集團“就今后雙方合作等事宜交換了意見”。而此后,另兩大巨頭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相繼以不同形式造訪寶鋼。
9月21日,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顧之博(Chip Goodyear)在北京大學演講時表示,礦業價格在較高價位波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有報道指出,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羅杰曾向寶鋼集團表示,希望明年的鐵礦石價格能再提高3%-5%或5%-10%。
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對鐵礦山的投資也正在加速:鞍鋼集團計劃與某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商在國內合建一個鐵礦石廠,首鋼集團計劃投資85億元在湖北鄂西高磷鐵礦實現自主開發國內礦山。
四大理由看跌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國內鋼材市場低迷、國產鐵礦石產量大增、國際鐵礦石產能擴張迅速和印度鐵礦石出口迅猛,2007年鐵礦石價格有充足的理由下跌。
銀河證券鋼鐵行業研究員田書華表示,我國鋼材價格自今年6月份以來持續低迷,2007年鐵礦石價格應該與此同步下跌而不是上漲。招商證券鋼鐵行業研究員張士寶也表示,目前鋼鐵業產能擴張迅猛,鋼材價格下跌的壓力較大,因此不僅難以承受鐵礦石再次漲價的壓力,而且還可能向鐵礦石生產商施加壓力,要求降價。
張士寶認為,明年鐵礦石價格將與今年持平或下降,主要原因是國際、國內鐵礦石供應大幅增長。
澳大利亞官方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僅必和必拓、哈默斯利等五大鐵礦的新增生產能力就達7000多萬噸。而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2006年1至7月,我國大中型礦山生產鐵礦石29597.49萬噸,同比增長35.27%。此外,5至7月份國產礦平均到廠價比進口礦低15.55美元,改寫了國內礦價格長期高于國外礦的歷史。“秦皇島港和日照港鐵礦石均存在積壓現象,價格上漲的動力并不明顯,”張士寶表示。
在此影響下,今年1-7月,我國進口鐵礦石的數量和增幅都呈下降態勢。其中第二季度增幅為18.45%,第一季度增幅為27.73%。羅冰生表示,后五個月預計進口鐵礦石12600萬噸,月平均2520萬噸,每月減少138萬噸,下降5.2%。預計2006年進口鐵礦石3.12億噸,比2005年增加3700萬噸左右,由前五年30%以上的高增長轉向適度穩定增長13.5%左右。
而鑒于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減弱以及國產鐵礦石產量的增加,瑞銀集團(UBS)礦業分析師預計全球2007年鐵礦石合同價格下跌5%,2008年下跌15%,而此前其預計分別是上升10%和下降10%。
分析人士指出,看跌2007年鐵礦石價格的另一個理由是印度鐵礦石的“異軍突起”。據統計,截至9月22日,我國23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4155萬噸,其中印度礦庫存為970萬噸。
作為鐵礦石第三大供應國的印度,預計2006財年鐵礦石出口量將超過1億噸。因此,花旗集團在報告中認為,中國和印度鐵礦石產量的大幅增長已經改變了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家礦業公司的壟斷格局,2007年鐵礦石合約價格下滑10%的可能性非常大。
來源:中國證券報 選稿:實習生 吳月霞 作者:高建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