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證券昨天發布的中國房地產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名義房價(通貨膨脹率越高,名義房價跌幅越小)的下跌幅度應該在30%~40%左右。不過,高華證券昨天發布的研究報告卻認為,中國疲弱房市對銀行產生的房貸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內。
從樓市情況看,房地產行業處在下行周期。招商證券分析師認為,從利率條件看,房價還要繼續調整2~3年左右的時間。該分析師認為,今年二季度末應該是利率的最高點,利率下降11~15個季度后,實際房價才能上漲。報告稱,鑒于中國城鎮化還處于加速階段,招商證券認為自2008年2季度末起大約8~12個季度后名義房價才能上漲,而之前名義房價下跌幅度應在30%~40%。
截至6月30日,各銀行半年報顯示,工商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共占按品種劃分的公司類貸款10.6%,金額為3331.11億元,增加337億元,增長了11.3%;中國銀行房地產業貸款占了總貸款的8.63%,約2797.73億元,比年初略有增長;建設銀行房地產業貸款共3331.77億元,占貸款總額9.42%。
高華稱內地的房地產貸款的系統性風險在可控范圍內。 深圳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是房地產行業的秋天,明天是冬天,而后年則將是該行業的隆冬時期。他告訴記者,現在地產商面臨的困難很大,缺少資金,而銀行方便不會輕易放開房貸。房地產商面臨資金鏈的困難,但是卻不會輕易降價,明年或有35%的房地產商倒下,而房產中介則會倒掉60%。國世平認為,房產是信心產品,房價越是下跌,買的人越少。他認為,大規模的降價活動將在明年上演。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