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除古錢的銹蝕前,我們先應認清所除之銹是否對古錢有害。不少朋友在除銹時,喜歡來個“一鍋端”,不會青紅皂白,有銹便除,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光潔如新,溫潤如玉,結果把錢幣弄得面目全非,生氣全無,這是不可取的。一般來說,古錢上的銹色是應該盡量保存的,適當的銅銹不但能增加古錢的觀賞的價值,給人一種“青瑩霞翠”的美感,還是鑒別真偽的重要依據。同時大家恐怕還不知道在國外拍賣會上在對錢幣的定價時,銹色好壞也是一項重要依據。但是對于那些影響錢幣本身質地的或觀賞性的銹獨那是一定要除去的。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方法:
(1) 醋泡法。將古錢洗凈,置于一小碟中,倒入許少食用醋,直至浸沒幣身。過24小時后取出,用小刷子刷去殘銹,至錢紋清晰后,再用清水洗醋液,擦清陰干即可,這是一種比較簡單常用的方法,能對付各式浮銹,但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而且不少古錢經過醋后表面會出現黃跡,影響美觀。
(2) 開水浸泡法。有時古錢會被一層浮土所覆蓋,但總是洗不掉。其實,這種所謂浮土實際上是一種土銹。(土和銅銹的混合物,屬堿性的硬質粘浮物)。對于這種銹,我們可以先將古錢放入一碗中,將溫度在80-90度的開水倒入碗中,直至幣身被浸沒。過5分鐘后,將錢取出,用小刷子刷清錢紋及幣身,陰干即可。遇到土銹嚴重的古錢,還可將熱加溫至沸騰使土銹脫落,通過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對于清除土銹是很有效的,而且又具有不損壞幣包漿這個大優點。鉛質古錢如錢紋模糊不清或銹結成塊,也可采用這種方法分離。
(3) 干刷法。遇銅銹或鐵銹比較淺浮時,應盡量避免用醋泡等化學手段,而可改用干刷的方法來清晰錢紋。具體方法是:選大號油畫筆一支,將筆頭上的棕毛剪至離根部僅有0.5-0.7厘米時,(務必要使其根部整齊劃一)即可使用。先將待刷古錢置于玻璃板上,固定住,如不平可在下面墊一些布塊,握住油畫筆根部均勻地刷,要注意用力,否則效果不佳,等浮銹被刷后,再用清水洗清即可。
(4) 加熱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對銹蝕較淺的鐵錢而言。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亞鐵(FEO)的分子結構比較疏松,與鐵錢體吸附的牢固程度遠不能與銅錢因此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即可使部分鐵錢的銹蝕脫離。但運用這一方法時,必需注意加一個承接器皿(如鍋杯等金屬容器),此外最好加一些清水。二,加熱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旺火加熱三四分鐘后,取出用冷濕毛巾捂住,銹便會自然脫落。三,選擇用加熱法除銹對象,應是鐵質尚好且銹蝕比較浮淺的鐵錢,絕對不能把銹蝕嚴重且錢體已非常脆弱的鐵錢用加熱法除銹,否則本已十分脆弱的錢體會耐不住高溫而支離破碎,粉身碎骨。
(5) 刀刮法。有的硬綠銹板結成塊狀,把整個錢體都覆蓋住,這種銹看似豎硬,實際與錢體附結得并不牢固,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可采用刀刮的方法。工具十分簡易,一把刻章用的刀,對準銹塊底部小心挖鏟即可。遇大塊銹,一時挖不掉的,可以先把錢放在玻璃平板上,如錢體不平則在下端墊一些布塊,把刀直放在銹塊上,刀尖向下,上面用重物適力敲擊數下,板結銹塊便會互解。但使用此法要注意輕重適當,如果不慎,輕則會把錢刮得遍體鱗傷,重則整個錢體損壞,因此諸君如無把握或對名貴古錢還是慎用此法為妙。
當我們試用以上幾種方法均顯無效,或遇到特別堅硬的紅綠硬銹,而又不得不除時,那只能借助化學手段了。由于通常所見的這類銹的成分主要是堿或碳酸銅,應用酸性較弱的醋酸來進行中和,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洗清古錢,將古錢置于醋酸溶液中一小時,醋酸溶液濃度在50%左右即可,然后撈起,將已剝離錢體的銹弄散,最后用刷子輕輕刷洗錢體,直至文字圖案清晰,洗凈陰干。盡管醋酸酸性比較弱,但還是屬于中強酸類,因此除銹時應盡量以避免手與醋酸直接接觸,最好 用一定的工具或防護用具如橡皮手套。有的粉狀銹比較頑固,即使可借用食用醋也難以清除。具體步驟同上。鐵錢也可以用醋酸來除銹。使用醋酸濃度也不宜過高,含量在30%以下為佳。
銀質錢幣一般很少有銹,因為銀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易氧化生銹,但也有例外。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將濃度在8-10%之間的稀硫酸滴于銹蝕處,待銹分解后,再用清水洗凈,用吸水紙擦干即可,但千萬忌用強酸,雖然它不會傷及銀幣本身,可含銀量不高的銀幣,使用強酸會影響光潔度,在其表面出現麻點,影響外觀。
來源:中國收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