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以婦女為肖像的早期銀幣基本是以女神、女國家元首和著名婦女人士為主,以普通婦女為幣肖像的為數極少。圖為20世紀初期美國在占領菲律賓期間制作的少女形象1比索銀幣。
1896年,東南亞島國菲律賓為擺脫300年來受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而爆發了全國性爭取獨立的人民起義。在長達二年多的戰爭中,西班牙占領軍由于戰線長,主力被菲律賓起義軍重創,正當焦頭爛額時,在大洋彼岸隔岸觀火的美國政府為其軍事目的,以保護美僑利益為名,借“緬因號”美商業船隊受西班牙軍侵害為由,乘機插足菲律賓戰局。1898年美對西班牙宣戰,戰爭一開始,美艦以逸待勞,集中海軍力量迅速擊敗西班牙艦隊,西軍在水陸均失利情況下,同美國有償簽約,將菲律賓殖民地割讓給美國。就這樣美國以救世主之態入主菲律賓。為標榜和平與自由,1903年至1912年美在菲發行了以菲律賓少女 肖像為圖案的大小二枚菲律賓比索銀幣。
此枚幣是小型幣,名稱沿襲西班牙統治時幣名,幣徑35毫米,凈重20克,含銀80%。幣正面為一長發飄逸站立的菲律賓少女,她右手握錘擊在鐵砧上,左手舉胸前緊握一束橄欖枝,身后是噴冒濃煙的火山,幣上為英文ONE、PESO(1比索),幣下為FILIPINAS(菲律賓婦女)。幣背圖是一張翅雄鷹,左爪抓橄欖枝,右爪握三枝箭矢。下為兩排13顆五星,再下為陰陽13條直線相隔,意為美國星條旗的盾牌。星、條數均為13代表美國獨立時13個州,箭矢、橄欖枝代表戰爭與和平。幣緣銘UNITED、STATES、OF、AMERICA(美利堅合眾國),下中為發行年份“1907”,左邊一點下“S”字即造幣廠址SANFRANCISSO(圣弗蘭西斯科,中文譯舊金山)英文縮寫。
此枚美占菲律賓銀幣,清末時常有南洋人帶來我國流通,因不符合中國銀兩和銀幣七錢二分(約27克)、三錢六分(13克多)等換算,多被商民拒用,因此遺存并不多。
來源:中國商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