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制“偽變造貨幣” |
發(fā)布日期:2006-7-18 18:0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 |
“偽變造貨幣”是新近出現(xiàn)的偽造貨幣的另類,是一種新型的偽造貨幣。它既以真幣為基材,也以假幣為基材,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中人們通常所指的單一以真幣為基材形成的“變造貨幣”,更容易使人上當受騙,因此需要對其更加警惕和堅決扼制。 “偽造貨幣”、“變造貨幣”、“偽變造貨幣”是三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其不同點在于,“偽造貨幣”的基材全部是假的;“變造貨幣”的基材全部是真的;“偽變造貨幣”的基材有真有假,對三者應該清晰判定。 近年來,不法犯罪分子偽造、變造、偽變造假幣的手法與伎倆不斷翻新。比如,不法分子用20元購買一張100元面額的假幣,與一張100元面額的真幣重新組合,即將一真一假兩張100元移花接木,剪裁拼湊成兩張100元票面的偽變造假幣。這樣,以120元成本換來200元票面的偽變造假幣。不法分子先在使用時將票面絕大部分是假的那張100元投向自動柜員機,以蒙蔽機具的眼睛,因為機器只認識事先設定的機讀內容而不管其它;而后將票面絕大部分是真幣基材的那張100元混入市場,以蒙蔽公眾的眼睛。他們這樣行騙往往會連連得手。因為人們對這樣的偽變造貨幣缺乏警惕,在票面具備絕大部分真幣基材的情況下,群眾受騙后或許認為,即便是按損傷貨幣到銀行兌換還可以拿到全額,因此放松警惕,使不法分子易于得逞。不法分子偽變造這種假幣的行為可謂煞費苦心,他們基本弄明白了真幣票面上用于機讀的防偽特征,所以經過剪裁拼湊的偽變造假幣既可以順利通過ATM機、檢偽儀器設備,也可以蒙蔽人眼混入貨幣流通市場,達到了一箭雙雕的目的。 這其中并不排除不法分子在直接偽造100元面額假幣基礎上,完成從100元成本到200元升值的偽變造行為,從中凈賺100元。但細想,這不是得不償失嗎?既然已經直接偽造了100元貨幣,為什么不把它直接花出去?還要如此費盡心機?要知道,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不法分子偽造的貨幣與真幣相比到底還是存在質的差異,不易混入市場。特別是在全國連續(xù)11年開展的“反憚幣”宣傳周、宣月之后,人們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貨幣的防偽常識、識別技術,對一般的假幣公眾都可以看出來,不會輕易誤收。不法分子對此也十分清楚,所以他們挖空心思對假幣再進行偽變造。 掌握“偽變造貨幣”的識別與認定技術關鍵的一招,即捏住鈔票兩端一張一弛地拉動,輕輕地朝中間略施擠壓之力,若于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處出現(xiàn)機械性裁貼折痕,即是“偽變造假幣”。面額一般是100元、50元大票,因為20元面額以下票面“偽變造貨幣”極少,成本高,偽變造無意義。但是對于小票面假幣的滋生與防范亦不可掉以輕心。 《金融時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