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錢幣知識 > 正文
         
        漢字的演變
        發布日期:2005-10-25 6:2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就已經誕生了。漢字從出現至今,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術發明后為適應印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

          甲骨文
          
          19世紀后期,在河南安陽,農民在耕地時偶爾發現了甲骨的碎片,他們把這些甲骨作為龍骨賣到藥房。1899年,古文字學家劉鄂在別人所服的中藥中,發現了這種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開始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兇。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后驗證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朱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復,近似于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金文
          
          繼甲骨文之后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于這種文字流傳下來的都是鑄在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鐘鼎文或青銅器銘文。至今所見最早有銘文的青銅器,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銘文都很簡單,文字書體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銅器銘文。
          
          金文是雕刻或鑄造在青銅器皿上的文字,常載于各種彝器、樂器、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載文數量最多。各種器物上的文字,較之甲骨文長且完整。字數少者數十字,多者數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載字二百九十一個。現存字數最多的是西周遺物"毛公鼎",載文五百字。其次是戰國時期河北平山縣的中山王鼎,載文四百六十九字。各種器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鑄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鑄于器物內壁者,甚至還有的刻或鑄在器物的蓋、柄、耳子、足、頸之上。真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刻或鑄在鐘鼎彝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記載戰爭、盟約、條例、典禮、賞賜、任命等政治事件,早期的金文則多刻有卜名、謚號、氏族名、器物名。現存載文最長的"毛公鼎"全文五百字,分五段,各段均為"王若曰"起,顯然是出自當時(周成王時,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手,目的在于鑄在鼎上,傳之長久。又如,公元前八九世紀的"散氏盤",載有關于當時二諸侯采邑疆界的條款。
          
          可見,手工雕刻技術發展到用于刻鑄金文,較之甲骨用途更廣,于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鐘鼎彝器等青銅器皿上的文字,有刻有鑄,但鑄多于刻。從工藝技術角度講,鑄要比刻復雜,難度也大得多。就其制作工藝論之,鑄需先制范,而范不僅需要刻,而且刻的是反體字。鑄造出來的文字的質量,取決于刻范的好壞。只有范刻得好,范上文字筆畫的深淺適度、體式規范,鑄出來的文字才能達到預想效果。顯然,雕刻深度適宜的反體字,要比雕刻正體字對技術要求嚴格得多。因此,金文的出現,是手工雕刻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據此,可以把金文看成是手工雕刻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篆書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大篆 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變古文,別創新體,以趨簡便。著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對于小篆而言的。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于《說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

          隸書

          隸書始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更為省簡、規范的文字,以便于書寫和鐫刻。由于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亟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范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得以面世。

          今人心目中的隸書,一般是指那種有波磔的、一橫一捺都拖著刻刀一樣的長長的尾巴的隸字。其實這只是隸字中的一種。波磔并不是隸書唯一的特征。
          
          隸書從出現到成熟,有著一段較長時間的演變過程,種類也多有不同。一般說來,普通稱作隸書的,主要有秦隸和漢隸。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之成熟字體。人們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隸之后,漸生波磔、歸于整齊、規范,轉化而來的。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致遒美、成熟,為人們喜愛而又得到長期使用之文字了。

          楷書

          隸書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漢末魏初(公元三世紀初期),又出現了"真書"。真書又名"正書"、"今隸"(以區別于漢隸),也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楷書"。楷書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

          關于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自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來的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鐘繇的"賀克捷表"的法度可稱為楷書之祖。鐘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
          
          今天的楷書,其筆畫端莊,波磔勢少,是由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簡捷等脫化、演變而來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書之上者",是由八分隸再簡約其點畫,以便于書寫之字體)。從三國時期鐘繇作"楷書"起,到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的字等,這種字體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體而為世人所喜愛。

          行書

          行書,是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是后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幾乎均用之。

        行書是一種實用與審美價值兼具的書體,魏晉(220-420年)時開始流行。最擅長寫行書的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其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種。草書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是東漢(25--220)人張芝所創。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書趨于簡捷者。“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張旭所創。“狂草”極難辨認,但卻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印刷字體
          
          印刷術發明后,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于印版鐫刻的方向發展,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體──宋體。
          
          宋體字始發于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稱這種字體為"明朝體"。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幾百年來,在宋體字的基礎上又衍生出長宋、扁宋、仿宋等多種變體。
          
          這些新生的字體,都是應雕版印刷和傳統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誕生的。近代西方印刷術傳入后,在西文字體影響下,又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的字體。
          
          然而,由于宋體字即適于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在閱讀時的視覺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體。


        來源:淘泉齋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中國古錢幣沿革 下一篇:錢幣拓片的制作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熊貓金幣投資性強 不少熊貓鉑金幣現價低

        最新資訊

        ·9月26日成交總匯
        ·9月26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6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布什孰促國會: 救市刻不容緩
        ·一枚喀什宣統伍銭
        ·今年郵市價格平均跌三成
        ·理財習慣比理財標的更重要 
        ·“十一”黃金周 閑錢“賺”起來
        ·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組圖)
        ·最受群眾喜愛的2007年中國貴金屬紀念幣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一级女性全黄生活片免费看|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五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激情综合网五月|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91青青草视频| 天天碰天天摸天天操|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天堂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看| 久久婷五月综合| 欧美jizz40性欧美|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性夜夜夜春夜夜爽|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99RE久久精品国产|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久久91|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春色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3人|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色欧美片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2019| 99热在线观看| 天天5g影院永久免费地址|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全黄性性激高免费视频| 给我个免费看片bd| 国产免费小视频| 高清影院在线欧美人色|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