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者:您的意思是說您所認為的優秀的作品即是流露著作者天分、真情以及創新內涵的作品,是嗎?
郭:正是如此。一名優秀的藝術家不單是有天分的藝術家,更是勤奮的藝術家。一件優秀的作品擁有一位有天分且勤奮的藝術家還遠遠不夠,更要具備真情的流露。如果一位藝術家本身有天分加上后天的努力,并且在創作過程中用自己的真情進行表現,那么此番過程中誕生的藝術作品必定是我所認為的優秀作品。凡是藝術作品都會傳達作者的真情流露,通過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其融入的感情來展現它的美,這就是閉門造車的工匠們很難創作出優秀作品的癥結所在。收藏家不會收藏千篇一律的作品,不會珍藏工藝品,更不會關注匠人(手工藝加工者)制作的作品。相似地,一些畫家歷經三四十年不改變其創作的技巧及思想,吝嗇于將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去,此類畫家即所謂的“生產線畫家”。
采訪者:您在收藏過程中,有沒有對自己的收藏事業做過規劃或是有系統性的構想?
郭:系統性的收藏這個概念深刻且廣泛。這樣的目標不是光憑一代、兩代收藏家就能實現的。因此,我認為至少我們這代收藏家應該認真負責地打好系統的基礎,并且影響、感染下一代新收藏家前赴后繼地投入到實現目標的努力中去。在這方面,我們也吸收了一些國外的先進經驗,將學術性收藏做大、做深、做廣,并且堅持不懈地發掘一批真正優秀的藝術家及藝術作品。這也是我們收藏家的精神與品格——值得一代代關注并且熱愛收藏事業的藏家們努力傳承的“收藏精神”。收藏家需要一個健康的思想,不能光憑借市場的波動來進行所謂的收藏投機。說到此處,即牽扯出有關收藏家的責任問題。能否為社會發掘真正的優秀藝術家?能否為社會提供高格調、高品位的藝術品?這兩個問題是每個收藏家都應當捫心自問的,同時也是我收藏生涯中的終極目標以及未來的發展計劃。
采訪者:前面提到收藏家的責任感問題,那么您認為成熟的收藏家還需具備哪些素養?
郭:一位成熟的收藏家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素養。第一,他需要汲取各方面的收藏知識,做到善于學習,研究不怠。在此,學習研究的客體是多方面的,不光局限于藝術,也不單純是學術。譬如,我收藏書畫,但是也不能僅了解書畫的收藏知識,還需要精通其他門類的學術,甚至包括哲學倫理、文學理論都需涉獵,因為藝術本身是普遍存在的、橫貫了各個門類。第二,成熟的收藏家除了不斷提高自身收藏鑒賞能力以外,還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因為優秀的作品勢必是昂貴的,只有具備一定經濟基礎并且能夠欣賞到其藝術美的收藏家才能有幸獲得這件珍寶。第三,剛才也提到過,成熟的收藏家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收藏精神”,用于承擔自身對個人、社會、企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