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同事們游覽了著名的園林——蠡園。蠡園的來歷和紹興有著深厚的淵源。相傳,越國大夫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消滅了吳國,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五里湖,后人據此軼事,把五里湖改稱為“蠡湖”。園內占地面123畝,園內有假山聳翠、南堤春曉、長廊攬勝、層波疊影四個景區。
蠡園近水碧波漣漪,遠山翠巒飄渺;湖堤環水,長廊曲繞。小橋垂虹,假山縱橫;亭臺樓閣,在綠濤密林中隱現,風帆漁舟,在十里湖波中蕩漾.南見石塘、雪浪山峰,旁有梁溪、長廣溪流,構成江南水鄉園林的美景。
雖然同為江南水鄉人,紹興也不乏亭臺樓閣,但是江蘇園林的精致布局還是讓同事們贊嘆不已,前一天正好有雨下過,當天樹木、假山、卵石路面帶點潮濕,整個園林更顯秋的韻味。聞著桂花清香,頓時讓人身心舒爽。而接下來的紫砂館的插曲,雖然多了幾份商業氣息,但是還是讓人增長了一點紫砂壺的的知識。
下午的靈山大佛景區則讓同事們充分領略了“佛法無邊”。好家伙,整個大佛竟然高達88米,員工們急切想知道的是,佛到底高大到什么程度,到底是怎么建造起來的?
導游介紹,靈山大佛相當于一幢三十余層樓房的高度,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出十七米,是迄今為止我國最高的巨型佛像。靈山大佛的佛體和蓮花座全部由錫青銅板塊拼裝焊接,總用銅量達七百余噸。佛體部分由一千五百六十塊銅壁板組成,每塊銅壁板的平均面積為五平方米左右,有的銅壁板展開面積達二十多平方米,厚度卻僅有七毫米左右。如此高聳的大佛,又由這么多的銅壁板拼合而成,組裝時不但要確保天衣無縫,線條流暢,形象完美,整體上不歪不扭,而且對抗風、防震、避雷和耐大氣腐蝕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其技術難度之高和工程工作量之大顯而易見。大家紛紛為如此巨大的工程而驚嘆,從200多個臺階下仰望,大佛簡直有壓頂之勢。大開眼界,大開眼界!
大家爬上臺階,乘電梯來到大佛的腳趾邊,來了個與大佛“親密接觸”,觸摸佛腳,美名為“抱佛腳”,沾點大佛的靈氣,為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
旅游行程在“大佛帶來好運”中愉快結束。回紹興路上,同事們還專程購買了醬排骨等無錫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