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 如意
如果需要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集幣在線和《金幣資訊》
近日,金銀紀念幣發行管理部門就網友石頭城先生在錢幣專業網站上發表的一些觀點予以了積極的回應。鑒于錢幣市場行情更多的是由政策發揮主導作用的,因此,如何解讀管理層的利好非常重要。 /
筆者對金銀紀念幣發行管理部門此次非正式發布的消息,認為利好成分偏大,但是與傳統意義上的政策性利好卻還是有不少區別。之所以如此判斷,可以從本次利好的發布形式、發布內容感覺到。發布形式的非正規,決定了所謂政策利好對市場的短期刺激作用有限。試想,如果是同樣的內容,以中國人民銀行的機關報《金融時報》或者其他權威媒體發布并且同時配發評論性文章,其對二級市場的刺激作用將大得多,形式的隨意正反映出管理層此次應對的是一個突如其來的事件,所以根本不存在管理層有意發布利好以救市的計劃和意圖,與發布形式的非正規可以匹配的是內容,內容比較龐雜,似乎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卻沒有一條是針對目前羸弱的二級市場行情并且是針對性很強的“利好”。“總量控制”和“確保精品”只是重復“十六字”方針,當然在管理層換屆以后,重復十六字方針是非常重要和及時的,雖然不可能也不會有什么新意。加強金銀紀念幣知識和金銀幣文化的宣傳工作、培養和擴大金銀紀念幣愛好者隊伍都是中國金幣總公司應該做并且必須認真努力去做好的事,做好這些事情,對發行管理部門是最有利的,這些事情是任何一屆管理層都會去做并且都應該去做的事,區別可能就是做得快與慢、做得效果好與差。至于三件具體的事情:出版金銀幣簡明目錄、將《中國金幣》辦成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雜志、召開研討會,則更象發行管理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中的一部分內容,如果硬要把這些也理解為管理層的“救市”利好,那就顯得比較牽強。 /
通過上述對利好從形式到內容的剖析,可以基本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本次利好從形式到內容都與管理層傳統上的利好發布形式和內容有區別,也與市場投資者能夠理解的利好有距離。管理層非無利市之心,但是此次的反映從形式上顯得不太正規和嚴謹,內容上則顯得不太精煉和概括。 /
雖然如此,此次管理層有意無意透露出的諸多信息總體上則是偏多的,這也是不少市場人士將此次披露的內容直接稱之為政策利好甚至是重大政策利好的緣故。 /
雖然管理層未必是有意救市,但是其在發行政策上重申“總量控制”和“確保精品”的精神正是二級市場行情復蘇甚至反轉的必要條件。當然對“總量”和“精品”的理解,一、二級市場應該最大程度地取得一致,不能由發行部門單方面理解和執行,因為相對于作為壟斷部門的金銀幣發行管理部門而言,其他投資者都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因此一、二級市場對話機制的建立和有效堅持,就不是什么可有可無的了,其重要性于此也可見一斑。 /
筆者認為對此次披露的內容要從整體上去理解和把握,要放在奧運幣即將發行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和把握,更要看到這些內容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和聯系,而不能單純的、簡單的從目前的市場行情表現去理解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