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建初
如需引用,請務必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時注明摘自“中國集幣在線”,以及“www.ccbczpx.com”的域名!謝謝!
隨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日日臨近,金銀幣市場也暗暗進行了變臉。具體表現,就是成交較之前期的“半休眠”狀態,開始虎虎顯示出生氣,許多熱門品種的價格,也一步步向上抬移。其中彩金板塊中的“猴王出世”,從4400元攀升到4950元,有望再度突破5000元大關;神話系列的“夸父追日”和“天女散花”,市價也逼近3700元。5盎司彩銀幣中,“鵲橋相會”價格上漲到1600元附近,“蟠桃盛會”也有效擊穿了2500元。生肖系列中的彩金彩銀幣,近些天買盤也顯得相對活躍。幣市悄然發生的這些細微變化,如伴隨秋雨而至的秋風,在幣市參與者心中,掠過一道久違的清涼。
也許是時間上的巧合,幾乎與金銀幣漲聲漸起同時,郵票方面卻開始陷入向下探底的僵持狀態。其中2003小版新掌門人“毛澤東”,從7月下旬的62元,回落到55元附近,跌幅達到10%;“甲申猴”大版,也一路下行到65元左右。低檔型張、郵資封片以及打折花票等板塊,也有一定的調整。郵幣卡三據其一的電話卡,5月末率先挑起上揚大旗后,又有兩個月沒聽到它們趾高氣揚的聲音了。當初市場活躍非常的“廣西”,曾一度高越至330元上方,如今一步步回落,只有220左右,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不少人士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風水輪流轉”,或許論資排輩,也確實該金銀幣在市場露一露臉了?
回望2004,郵票一春一夏兩次風風火火唱大戲,盡管目前行情走軟,但大多郵品的漲幅,遠遠在50%以上,這也是進入21世紀以來,郵票表現最火爆的一年。磁卡更是了得,在不死不活狀態中生存了三五年后,突然絕處逢生,爆發了一撥急風驟雨的大行情。相比之下,金銀幣自進入盤整期以來,始終沒有一次像樣的啟動,郵幣卡三分天下,它的地位,卻越來越卑微。從郵市常規發展看,郵幣卡三者之間是相互連帶關系,高潮期一榮俱榮,回調期一損俱損。目前郵市處于艱難的啟動期,三者應該前仆后繼,輪番上攻,共同打造繁榮局面。但電話卡上去了,郵票上去了,金銀幣卻遲遲沒有動靜。此次幣市暗中求變,或多或少也是賭一口氣,它要用它的能量它的戰果,推動郵市進入九月黃金季節。
不少參與者把近些天金銀幣市場的變化,理解為政策面求變的一種前兆。市場也有多種版本的傳聞,雖沒有得到最后證實,但從種種跡象中依稀可以得到驗證。其實2004年不僅是政策求變年,而且是政策大變年。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大規模銷毀全國通用磁卡以及剩余的兌換專用IC卡,國家郵政局銷毀總面值30億以上的1992-2001年紀特郵票等,已經做出了表率作用,而磁卡與郵票行情的全面啟動,恰恰就是因政策變化而發生的變化。有利于金銀幣變化的相關政策出臺雖晚了些,但并不等于管理層視而不見,只是政策變的招數,變的程度,需要更進一步的落實。估計這個時間不會太久。金銀幣市場此次異動,應該說有這方面的因素。
其實無論哪種原因為幣市帶來變化,有一點十分明確,這就是現在的幣市,確實到了可以大膽參與的底部。以大眾板塊彩銀套幣為例,無論“紅樓夢”或者“民間神話”還是“京劇藝術”、“西游記”,論題材,論設計,論制作,都可圈可點,無可挑剔。但其目前的市價,卻低得可憐。除“京劇藝術”一組勉強高居在1800元外,其余品種大多在枚/200元左右。彩銀幣中的繪畫題材“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韓熙載夜宴圖”,市價也只在1400-1600元之間。金銀幣市場是經濟化的市場,其行情或起或伏,對于參與者,雖然是風險,但同時也是機遇。經過漫長的壓抑的調整期,當風險最大程度釋放,當機遇一日日凸顯,金銀幣市場暗中向上求變,是水到渠成,也是市場發展規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