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稿件:虢國夫人游春圖彩銀幣精彩賞析 |
發布日期:2003-11-19 8:3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IMG]http://www.ccbczpx.com/club/UploadFile/200311198261967392.jpg[/IMG]
[color=#0000FF]《虢國夫人游春圖》彩色紀念銀幣1999年發行,該幣為長方形,正面圖案為唐代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國號、年號;背面為彩色唐代名畫《虢國夫人游春圖》及面值。純銀成色99.9%,重量5盎司,發行量18800枚。這是繼去年發行唐代《簪花仕女圖》之后,發行的第二枚彩色5盎司方型系列銀幣。中國人民銀行再一次把繪畫精品以濃縮的表現手法展現在泉友面前。
作者張萱,京兆(今陜西西安)人,約活動于開元(七百一十三――七百四十一)年間,曾任史館畫直。他是我國人物畫,尤其是風俗畫發展方面的杰出畫家,并以擅長描畫貴族婦女、嬰兒和鞍馬而名重一時,點綴景物亦窮其妙,特別在揭示人物的內心心理狀態方面尤為突出。唐代開元天寶間享有盛名的杰出畫家。在當時“唐尚新題”風氣的影響下,畫家采取現實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題材,創作出主題如此突出的杰作,于大詩人杜甫的《麗人行》史詩交相輝映,有其深遠歷史意義。
《虢國夫人游春圖》中表現當時膾炙人口的題材,描繪的是唐玄宗時的虢國夫人和宮女們春天乘馬出游的場景。全卷構圖氣脈連貫,人物畫面頗具情味。人物線條作游絲紋,細勁有力,設色勻稱明凈,反映出唐時仕女人物畫的高超水平。把貴婦人們玩賞春光、悠然自得的神情,表現得很生動,還有秦國夫人、韓國夫人在內,反映了楊家兄妹集團無聊而驕奢的生活。《虢國夫人等常撤去幕帳公然在市街上乘馬馳騁,這種大膽行為引起社會的驚訝。這幅畫描寫馬的步伐輕快,人的神態從容是符合郊游的主題。行列中也真實地描寫了一個在馬上還要照顧小孩的婦女的窘態。這一騎從行列在表現當時豪貴的驕縱生活方面富有概括的意義。虢國夫人是唐玄宗的寵紀楊玉環的三姐,生活奢侈豪華。畫面表現虢國夫人一行九人穿輕薄鮮麗的春衫,騎馬游春的場面。右半幅圖第一個是中年從監,乘淺黃色駿馬,第二人是個乘菊花青馬的少女,第三人是乘黑色駿馬的中年從監隨行。疏朗的三騎成為前導,緊接著便是左半幅圖中簇擁的五騎,其中前兩騎,便是虢國夫人姐妹。虢國夫人在全畫的中心點,她身著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白色花巾。與其并行的是韓國夫人,她側向虢國夫人作似有所告狀。之后橫列為后衛三騎。居中的是老年侍姆,右手護著鞍前的幼女。兩側是從監和少女。這是一幅高51.8厘米,長148厘米的畫卷,畫在極其細密、平滑如紙的宮絹之上。
造型特點是,唐以前一般體形穩重敦實,臉部呈橢圓形;到了唐代,體形變得肥胖,臉型更加圓潤豐滿起來。畫中婦女濃麗肥胖,酥胸長裙,從披紗中能看出豐滿的肌肉。杜甫《麗人行》中“態濃意遠淑具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就是畫中的詩意,給人的感覺既是百無聊賴,又有極濃宮貴氣象。畫仕女,如用吳道子的粗曠剛勁的線型來畫,或用春蠶吐絲的線型來畫,都不適合;于是張萱、周昉創造了一種適于表現光潔華美、輕羅簿紗的透明感的“鐵絲描”和“游絲描”的綜合技法。用色采取了朱紅、緋紅、石青、翠綠、米黃、草綠、白等多種鮮艷的色彩,交相輝映,既富麗而又活潑明快。
《虢國夫人游春圖》的發行又給泉友們的繪畫系列收藏帶來豐收的喜悅,這個系列延續發行的極為恰當,為泉友們集藏增添豐富多彩的題材,面世后頗受投資者喜愛,在《簪花仕女圖》效應的帶動下市場價一度增值不俗,禮品消費群體的大量購買加以迅速沉淀,經過數年的消化,幣市中貨源大幅減少,未來的收藏和投資價值可見一斑。[/color]
[U][color=#FF1493]虢國夫人游春圖全幅畫絹[/color][/U]
[IMG]http://www.ccbczpx.com/club/UploadFile/200311198274872353.jpg[/IMG]
[U][color=#FF1493]局部放大[/color][/U]
[IMG]http://www.ccbczpx.com/club/UploadFile/20031119828136351.jpg[/IMG]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