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體鈔投資心理指導之三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看高檔連體鈔的市場需求
我們這里定義的高檔連體鈔,主要是指連體鈔中鈔王級品種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連體鈔和澳門整版連體鈔。目前這兩個品種在市場認可度比幾年前有了較大幅度提升,且后市空間依然較大甚至超乎我們的想像。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不妨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來進行下簡單分析。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它們是:
自我的實現需要
尊 重 的 需 要
社 交 的 需 要
安 全 的 需 要
生 理 的 需 要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
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于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后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實力的欲望。
社交的需要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細微、更難捉摸。它與個人性格、經歷、生活區域、民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有關系,這種需要是難以察悟,無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為所期望的人物。這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似乎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于完美。自我實現意味著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
說完了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我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遐想空間:20年后,連體鈔板塊的品種會遠遠多于目前的品種,且此時連體鈔板塊已經深入人心,憑借自身的新、奇、特等特點,成為中國收藏界公認的龍頭板塊。試想,到了那時候,早期的連體鈔還有多少存世量和流通量呢?拿澳門整版鈔舉例,隨著禮品的急劇消耗和中國及境外媒體的大量關注,再結合這類品種曾經的消耗比例,澳門整版鈔很可能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從國內錢幣市場消失,而完全沉淀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所有連體鈔愛好者手中,不再流到市場里來。目前雖然存世量有5000套左右,但絕大多數已經沉淀,市面上的流通量最多不超過100套,我們姑且按照上限100套計算,20年后流通量會是多少呢?保守估計是:
1年后:100*0.8=80
2年后:80*0.8=64
3年后:64*0.8=51
4年后:51*0.8=41
5年后:33
而20年后,流通量將是1.16套,約等于1套。
有人會問,你扯這些,與馬斯洛需求理論有什么關系呢?別急,等我慢慢說來:
其實,最早的收藏界已經有人提出,一個品種價格高了,就不是藏品的象征了,而是身份的象征。這個觀點我十分贊同。第一套人民幣自從上了50萬以后,市場的貨源急劇減少,都去哪了?就是一些收藏者為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成為自己的藏品了。今后中國的很多藏品,走的仍然會是第一套人民幣的路線:不怕價格高,不怕沒人買,有錢人太多了。否則也不會出現每平方米幾十萬的樓盤,否則也不會出現上千萬的轎車在國內不愁買家。還以澳門整版鈔為例,按照正常的路線,這個品種很可能在10年內上7位數。到時候擁有這個藏品,就是身份象征。試想,中國收藏界有多少人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獲得同行尊重呢?而20年后面對流通量幾乎為0的澳門整版鈔,不知道會有多少富豪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