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做多流通紀念幣的一個重要信號
新發行的鄧小平流通紀念幣采用了部分精制幣的鑄造工藝,被部分市場人士姑且稱為“準精制幣”。這將是廣大郵人及流通紀念幣收藏者對流通精制紀念幣認識的真正開始,隨著近來流通精制紀念幣價值的逐步發現,已引起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的關注,一些經驗老道的先知先覺者已開始著手建倉,以至其整體價格上揚,并初步形成價格體系和獨立概念。
同款精制幣與同款普制幣的投資價值比,有如郵票中的無齒票與有齒票,小版票與大版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無齒與有齒,小版與大版的不同只是邊齒與版式上的區別,并無做工上的差異。而精制幣比普制幣做工精制,制作成本高;由于工藝特殊克服了普制幣易磨損,易氧化,防偽性差的缺點;加之鏡面,磨砂等工藝所帶來的高度美感效果與普制幣所形成的強烈視覺反差,極大的提高了其自身的觀賞性與收藏性。精制幣每款一般幾萬枚的發行量,與普制幣動輒上千萬的發行量相比,為校正兩者目前嚴重不合理的小差距價格比提供了操作原理與內在動力。其實低量的無齒與小版的價格,初始也曾幾乎與高量的有齒 ,大版站在過一個起跑線上,而如今卻有天壤之別。郵票是一個已經成熟了的市場,而流通紀念幣市場還只處在混沌初開,乾坤始奠的時期,許多東西尚未理順,這就為淘金者再次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
九七年的郵市高潮使流通紀念幣拔地而起,隨之又隨郵市走過七年低迷。現今絕大部分價格已是高潮時的的五分到八分之一,香港,澳門已與面值相差無幾,整個版塊也已跌無可跌。隨著今年郵市不斷向好,紀念幣市場重又燃起希望,而市場在等待資金的同時也在孕育龍頭的誕生,權衡以后,今年只有精制幣版塊整體出現了一至兩倍的漲幅,象敦煌甚至最高時漲升了五倍有余,資金入駐明顯,龍頭已在不經意間產生,這是市場的選擇。唯一缺撼的是,精制幣的宣傳還不夠,了解的人尚不多。此次鄧小平幣采用“準精制幣”的工藝,可以理解為是管理層在對目前市場脈搏準確把握的基礎上對精制幣的一種宣傳策略,是對其龍頭地位的一種認可,是做多流通紀念幣市場的一個重要信號,不可等閑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