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枚價格僅為8分的郵票今天價值幾何?據3月1日起向全國發行的大型郵冊《猴藏》透露,這枚當年“出爐”的猴票現在已經升值2萬倍,市場價格達1600元左右。而整版80枚猴票,當時的價格是6.4元,如今暴升至20多萬元。而且往往是有價無貨,“一版”難求,創下了“新中國集郵史上的神話”。
上海《文匯報》2日報道,大型郵冊《猴藏》不僅收羅了中國改革開放后三輪猴票的真品,而且也記錄了有關猴票的種種趣事。按照《猴藏》設計師邵新的話來說,就是三輪猴票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24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據邵新先生介紹,中國第一張“猴票”是邵新父親、曾任國家郵政總局總設計師的邵柏林先生根據大畫家黃永玉的作品設計的。
1979年,剛剛經歷了10年“文革”浩劫的中國百廢待興。一天,邵柏林到黃永玉家邀請他設計“猴票”,當時黃永玉養的寵物小猴剛剛死去,心里十分悲傷。為了紀念小猴,黃永玉當即允諾。
黃永玉畫得很快,沒有幾天就完工了。邵柏林再根據黃永玉的畫稿做郵票的后期設計,非常順利。于是,名為《庚申年》的中國首枚生肖“猴票”就這樣誕生了。這枚猴票無論是造型還是工藝都堪稱精品。郵票上的猴子眼睛炯炯有神,毛發根根可見。中國傳統的大紅襯底烘托著喜慶的節日氣氛,也折射出剛剛走出封閉的中國渴望騰飛的迫切心情。
猴票在設計過程中也留下了不少令人難忘的插曲。當時,黃永玉特意為猴票畫了一個首日封。黃永玉托他的朋友、文物收藏家陳巖將他這件首日封樣稿送到頤和園藻鑒堂去。陳巖說他不認識頤和園藻鑒堂在什么地方,黃永玉就隨手從身后邊抽出一張白卡片來,為陳巖畫了一個路線圖,陳巖就把白卡片收起來放在自己的羽絨服兜里,騎著摩托車走了。
來年春天,春暖花開,陳巖不需要再穿羽絨服了,他洗羽絨服前,一摸這兜里頭,怎么有一個卡片呢,拿出來一看:“是黃先生給我畫的到藻鑒堂的地圖。”翻過一看,他大喜,原來是黃先生設計這個庚申年猴票的一個小草圖。他當時高興極了,就拿去找黃先生說這個事兒,黃先生也十分高興,就在這個小草圖上即興寫了幾個字:“此稿為余之初稿,重睹是圖時,余等方自風雨中過來,衣衫尚濕也。”
后來,有不少人愿意出幾十萬元重金收購這件草圖,但是,都被陳巖婉拒了。陳巖說,這種風雨同舟的珍貴紀念是多少錢也換不回來的。
不過,1980年第一輪猴票如今這么值錢,當時誰也沒有預料到。
邵新有一個親戚,當時以6.4元的價格買了8版猴票。但是在漲到80元一版時全部拋了出去,用賣猴票的600多元去買了一輛進口的摩托車。如今,這8版猴票至少可以換3輛奔馳轎車。
為什么1980年第一輪猴票這么值錢?邵新說,他父親分析過,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印量太少。實際上它的準確印數應該是4431600枚。而且當時在使用過程中肯定毀了很多,大家沒太在乎。真正完好保留下來的不多。第二個就是藝術家的智慧投入。藝術家智慧投入,對于一個郵票的文化藝術價值的含金量是非常重要的。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