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煩(蔡國寶)
最近與幾個一起在郵市里摸爬滾打多年的鐵哥們聊天,他們都是喜笑顏開,一個勁兒地說“沒想到,沒想到”,一邊還不停地用計算器算著這幾日掙了多少錢。我呢,錢也掙了些,可總是唉聲嘆氣,感覺有點煩,這一模樣特招人氣,哥幾個都罵我“掙了錢還唉聲嘆氣,找抽兒呢?!”可一等我說出理由,他們都沒聲兒了,還不住地點頭稱是。
要問我最近煩點啥?其實很簡單,心里矛盾唄,既巴望著郵市再漲,讓我多掙錢,可又怕郵市再漲,把好不容易弄出點名堂來的市場又給帶溝里去了:公交公司總希望大巴上人越多越好,這樣就能多掙錢,可一旦人爆滿了,就有翻車的可能,別說掙錢了,說不定還得從自己兜里掏錢。郵市也一樣,我們都跟公交公司似的,誰也不會嫌錢掙得多,誰也不會跟錢賭氣,看著郵價一天一大步地往上竄,誰都巴望著明兒個還繼續。可是“物極必反”這個詞絕對不是憑空杜撰的,郵價不停地往上漲,也就預示著你得掏出更多的錢去,才有可能把你掙錢必須的貨源拿回家,另外,這么高的價位,還得有人肯接下這個盤,否則,這樣的上漲就毫無實際意義,最為關鍵的是,這個價是否能適合郵品的真實價值?我不懷疑這些郵品的價值,可這些價值現在是否就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卻是我們應當考慮的。我不否認,郵價漲得有道理,甚至非常有道理,我也不懷疑,郵價以后還能往上漲,甚至漲得讓你看不懂,但是這得有過程,得有時間,一口氣吃不出一個大胖子,爬珠穆朗瑪峰不知得喘多少口氣,扎多少個營地,為什么要扎營地?就是讓你休息一下,積蓄再次攀登的力量,有誰見過一口氣登上珠峰的?我雖然愿意看到郵價上漲,讓我那點微薄的投資能帶來可觀的利潤,可我更愿意看到郵價在適當地調整、夯實了基礎之后再長遠發展,因為我明白,那樣的話,我的收益可能要遠遠超出短期的利潤。
說實在的,雖然表現很出色,但郵市的底氣確實還是差了那么點兒,這只能說是七年以來郵市低速的“歷史遺留問題”,長時期得不到外部條件的支持與支援,郵市全靠耗著自己的內存在勉強維持,到今天,也就差一口氣了。突如其來的強心針雖然力道強勁,可畢竟治標不治本,暫時救了郵市一命,可決不是長遠之計,再者說了,給大病初愈的病人適當進補是必要的,可不顧一切地大補卻是醫家大忌,非但無助于病體的康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總之一句話,任何事情都得適度,離開了這個度,好事、壞事就得倒個個兒,這也正是我最近有點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