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紀念幣運行態勢趨好
[QUOTE][color=#DC143C]
作者:吳非
來源:《金幣資訊》44期---------中國集幣在線
曾幾何時,流通紀念幣作為非常貼近大眾的收藏和投資板塊,在郵幣卡市場中也風光一時,但隨著整個郵幣卡市場的日漸低迷,流通紀念幣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谷底,甚至幾乎成為了被市場遺忘的角落。今年以來,郵幣卡市場一反常態,走出了一撥大幅上揚的行情,使廣大投資者的目光又不禁被吸引了過來,隨著市場行情的日益演變、大家對市場關注力度的不斷增強,流通紀念幣的投資價值也就勢必會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運行態勢正在趨于好轉:
一、底部基本構筑成功。
在經過了長達數年的不斷下滑后,流通紀念幣的整體價格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個低潮,在成交大幅萎縮的情況下,價格的下跌也就成為了一種慣性,時至今日,流通紀念幣板塊與往日輝煌時相比,價格產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一是早中期品種價格大幅縮水,除了《人民銀行》這枚龍頭幣尚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外,絕大部分早中期品種無力阻擋市場的頹勢,競相選擇向下尋求支撐,目前的價格連高峰時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二是新品種低開低走,與高潮時一飛沖天的局面迥異,最近幾年發行的新品種都難逃低開低走的命運,僅有《生肖羊》和《生肖猴》依仗著生肖題材的特殊號召力才有所表現,但也大不如夕,至于一些原本以為能有一定表現的品種如發行量在800萬左右、面值5元的《長城》、《兵馬俑》、《赤嵌樓》等品種,非但沒有如人所愿,反而價格離面值僅一步之遙,讓人大跌眼鏡。但是,在看到價格上產生巨大變化的同時,有一個問題倒是值得我們深思,那就是流通紀念幣的底部是否已經來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流通紀念幣極低的整體價格使之投資的風險已經大大釋放,一些靠近面值的品種幾乎已無風險可言,雖然整體成交不理想,但價格基準非常牢固,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流通紀念幣目前的價格基本上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同,再度破位下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時,每年的春節行情都幾乎無一例外地會光顧該板塊,其中早中期品種市場貨源非常匱乏,逢春節行情都有不小的漲幅,這又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目前流通紀念幣的供需基本上能夠保持平衡,沒有明顯的供過于求的跡象,因此價格定位是有足夠保證的。上述兩方面結合起來看,我們不難斷定,流通紀念幣的底部基本上已經構筑成功。
二、發行政策有利于保持板塊穩定。
與一些收藏投資板塊相比,流通紀念幣近年來的擴容跡象不明顯,每年發行的品種少而精的特點非常突出,發行頻率比較低,對市場的沖擊不大,同時,發行量也基本保持穩定800——1000萬的尺度還是比較符合我國流通紀念幣的收藏與投資現狀的,而且與某些板塊政策多變相比,流通紀念幣這幾年始終保持著適度從緊的政策延續性,沒有過多的人為因素干擾市場的運行,這些方面都有力地保證了流通紀念幣市場的持續穩定,為其復蘇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運行環境,而間隔有序的發行頻率也比較適合該板塊目前交易的現狀,為減輕市場的資金壓力,保證發行后品種的正常運行與沉淀,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總體來看,流通紀念幣板塊的表現近幾年雖然不慍不火,但整體上的穩定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三、龍頭品種的表現漸趨活躍。
正如前面所說的,雖然整體表現不算出色,但流通紀念幣板塊龍頭品種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最搶眼的無疑是《人民銀行》紀念幣,該幣歷經了市場幾起幾落的考驗,最終確立了龍頭的地位,而其表現也確實配得上這一稱謂,即使在弱市環境下,它依然體現出強勁的抗跌能力,而到了春節行情時,它又無可爭議地成為了大家尋覓的重點,投資屬性一直比較活躍,近幾年在它身上賺了一把的不乏其人。另外,像近兩年新推出的生肖系列紀念幣的表現也明顯強于其他品種,這固然與中國人濃重的生肖情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同時也說明流通紀念幣并非死水一潭,只要有合適的切入點,照樣會有所表現。最近,隨著郵幣卡市場的整體啟動,雖然整個流通紀念幣板塊尚未跟上市場的節奏,但整體價位已經有所上移,部分品種市場貨源比較緊張,幣商惜售心理表現得相當明顯,這一來說明流通紀念幣的上升概率遠大于下跌,二來也說明該板塊已有蠢蠢欲動之勢,正在等待合適的時機,三來更說明對于流通紀念幣的投資價值還是有許多人暗暗關注并付諸行動的。
上述三個方面的要素結合起來看,就不由得讓我們對流通紀念幣的前景刮目相看,畢竟在穩定的運行環境之下,有了價格超跌的機遇,也有了關注的群體,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個板塊是大有希望的,只不過目前它的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需要我們不斷地加大參與力度并耐心地等待,相信隨著郵幣卡投資的逐漸回暖和市場輻射效應的擴散,流通紀念幣肯定也會有讓人驚喜的表現。
[/color][/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