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紀念幣市場發展回顧與展望 |
發布日期:2004-3-28 10:2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目前我國郵市中錢幣交易的主體是新中國發行的貨幣,包括各版紙幣、流通金屬幣、流通紀念幣以及貴金屬幣,從總體上看,其參與群體和成交額僅次于郵品。流通紀念幣1984年便開始發行,它的交易市場的啟動則是1992年以后的事了。流通紀念幣收藏投資市場一經確立,便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就整體而言,流通紀念幣是上次郵潮中啟動最早、上漲持續時間最久、升幅最大的板塊,在其上升過程中,出現過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現于1993年底,起因是《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流通紀念幣的發行。在此之前,流通紀念幣的發行很少宣傳,因而了解的人不多。作為紀念偉人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的發行被廣為宣傳,在全國各地掀起了排隊購買的熱潮,導致該幣面世后價格陡升1倍。在這種情況下,精明的投資者回過頭來大量收購前期的流通紀念幣,從而促使了幣市的升溫。當時全套流通紀念幣的市場價約為300元,是其面值的10倍,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四十周年》升至70元,初步確立了它在流通紀念幣板塊中的龍頭地位。在流通紀念幣成交活躍的同時,郵票市場卻低迷依舊,部分郵商也改行經營流通紀念幣,月壇郵市錢幣經營者迅速增多,壓得郵票節節敗退。
第二次高潮發起于1996年夏季,當時郵市的升勢已經基本確立,但夏季不利于郵品交易,部分炒家借助將要發行《朱德誕辰110周年》和《白鰭豚》、《華南虎》幣的利好消息,向流通紀念幣注入大量資金,導致它們價格猛烈上揚,其中尤以偉人系列和珍稀動物系列漲幅為大,許多低檔幣短期內升幅超過10倍,其中《憲法頒布十周年》價格由每枚2.5元升至40元。在這波行情中,《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四十周年》等高檔幣表現一般,表明此波行情的投機氣氛極濃。這次高潮一直持續到當年秋季,流通紀念幣大全冊摸高2000元,由于郵票市場的大規模啟動而告一段落。
第三次高潮發起于1997年3月,當時郵市已經進入全面瘋狂階段,大量社會資金紛紛涌入,流通紀念幣以其交易方便、易于保存以及前期的巨大獲利示范效應更成為眾矢之的,價格劇烈波動,其中珍稀動物特種幣尤為活躍,《熊貓》最高曾摸至350元,而《憲法頒布十周年》和《宋慶齡誕辰100周年》最高達到80元,幣市曾一度見不到50元以下的流通紀念幣,顯示了社會游資的巨大能量,全套流通紀念幣價格一度超過5000元。
1997年4月起,郵市投機泡沫紛紛破裂,流通紀念幣也告不支。當年7月,我國發布了關于禁止非法買賣人民幣的通告,工商行政部門查處了個別郵市的錢幣經營者,遂引發了幣市的瘋狂大崩盤,一時間市場謠言四起,一片恐慌,各個品種價格狂瀉,人們不計成本地拋售。后來中國人民銀行又出臺了關于人民幣交易的有關細則,穩定了幣市的人心,但畢竟大勢已去,流通紀念幣的每次反彈均成為投資者出逃機會,所有堅守者均被深度套牢。
由于六年多來流通紀念幣部分中后期品種的巨大跌幅,使一些人懷疑流通紀念幣是否還具備再生的能力。事實上,在有后續發行題材的品種中,流通紀念幣的擴容壓力是最小的,原因在于它的發行是一種政府行為,權威性高,并無利益驅動;流通紀念幣品種雖少,但卻成系列,均是大眾喜聞樂見的題材,容易為社會公眾所接受;特別是今年發行的生肖賀歲羊年流通紀念幣,面市以來受到廣大投資投機者的熱烈追捧。以由7.50元漲至目前的15.50元。流通紀念幣保存、交割方便,尤其重要的是流通紀念幣收售價差極小,而且統一,變現性較好,便于資金的進出,這一特點是大多數金銀幣、郵品和ic卡類所無法比擬的。具備如此多的投資優勢的品種,是不可能被人們遺忘的,隨著時機的成熟,它必然還會迎來投資高潮。從流通紀念幣的市場現狀來看,其龍頭《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四十周年》早已便探明了底部,目前價位在820元左右。《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三十周年》等強勢幣也積極跟進;而表現最弱的兩套回歸幣市價僅略微高出面值,不存在下跌空間;新發行的幾款流通紀念幣均是低開低走,目前價格對投資者頗具吸引力。流通紀念幣啟動的內在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可以預期,隨著新龍頭(極有可能是羊年生肖賀歲幣)的不斷創新高,而這種獲利示范效應將會吸引社會資金注入,最終難免會引發新一輪投機性炒作,其中最具爆發性升值潛力的當屬羊生肖賀歲幣及價位較低的偉人系列和題材優異的《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等流通紀念幣。
來源:中國金幣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