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紀念流通幣擺脫底部羈絆形成突破后,其過去不菲的投資回報還將出現,而像“奧運(1)”、“宋慶齡”和“羊年”等題材板塊中的領頭羊,更是投資者需要高度重視的品種。
2007年春節甫過,紀念流通幣的市場買盤徒然增大,3月上中旬更出現了蔚為壯觀的一幕,大多數價格偏低的品種整體出現了30%的平均升幅,宣告了整個板塊的突破已初現端倪。在3月上中旬的15天時間里,人物題材的領頭羊“宋慶齡”由15元快速回升到28元,“陳云”也從5.5元飆升至9元,早期的“西藏”和“寧夏”則從135元和280元揚升到200元和450元,一度在面值附近盤桓的“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同樣回升到23元,“賀歲羊”由16元攀升到26元。
價格已處超跌狀態
如此令人眼花繚亂的上揚表現,自然成為了郵幣卡市場上矚目的焦點,許多人在驚嘆紀念流通幣的爆發力時,也同樣發現了該板塊的巨大投資吸引力。畢竟目前大量的紀念流通幣價格偏低,其市價僅及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而這種低廉的市價無疑是極大的投資機遇。
紀念流通幣是中國人民銀行自1984年開始發現的系列法定貨幣,由于其不僅具備人民幣的支付、購買等基本貨幣功能,而且還反映一些重要的紀念和事物題材等內容,因此屬于一種特殊形式的人民幣。該系列自發行以來,始終受到集藏者和投資者的歡迎,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集藏市場的熱門板塊,投資收益相當不錯,市場形象有口皆碑。
但上個世紀末的紀念流通幣市場走勢明顯趨弱,不斷下滑的市價表現讓人心酸。尤其從1999年開始,跌勢進一步加大,個別品種不僅跌至1995年初的水平,而且2004年新發行的“人大”紀念流通幣更是跌破5元的流通幣“鐵底”價位,出現了明顯破位現象。難怪受此影響,2004年10月份以來的大量紀念流通幣市價紛紛下破平臺,如發行已10年之久的“希望工程”、“世界婦女大會”和“聯合國50周年”等品種,均下挫到4元左右,價值中樞下移非常明顯,新一輪整體下滑的表現更讓人心悸,像“香港回歸”紀念流通幣更是出現令人不可思議的跌破面值現象,如此市道當然讓投資者不寒而栗。
物極必反現回升
不過,投資市場永遠存在著物極必反的規律,隨著絕大多數紀念流通幣破位,新的投資機遇也翩然而至。果然2006年5月份之后,紀念流通幣板塊逐步回升,低迷的市道發生改觀,絕大多數品種的價格處于修復性上揚狀態。
真正轉折的契機終于在2006年10月份出現,隨著“北京奧運”紀念流通幣的發行,一些嗅覺靈敏的市場投資者將眼球再度聚焦到這個曾經創造投資奇跡的板塊。當“北京奧運”紀念流通幣發行后市價不斷創新高,以及在“建行”紀念流通幣屢屢刷新發行以來高價記錄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價格已明顯超跌的紀念流通幣板塊。以至于在吸納不斷增大的情形下,紀念流通幣終于在今年的3月份出現了一波脫離底部盤整的上揚行情,復蘇之路也變得更加的順暢,而一些強勢品種的突破表現,更堅定了投資者的信心。如此,盡管由于短期升幅過大,3月下旬紀念流通幣出現了回調走勢,但調整中的市場買盤卻非常踴躍,以至于整體的回調幅度僅在10%左右,不少品種的抗跌性徒然增強,其市場投資前景也讓人刮目相看。近期,投資者對“奧運”題材、人物題材和生肖題材等紀念流通幣關注度極大,成交量也繼續放大,不少幣商更是掛出了收購牌,這種情形在紀念流通幣市場上已多年未見,可見其市場熱點明顯被激活。
必須看到,目前的紀念流通幣板塊價格依然處于超跌狀態,絕大多數品種的市價與1997年高點差距甚遠,這無疑形成了巨大的回升空間,自然也給投資者一個逢低吸納的機會。只要投資者正確認識紀念流通幣的投資價值,當這些洗去鉛華的品種進入投資狀態后,那么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投資機遇就已在眼前。筆者堅信,隨著近期紀念流通幣擺脫底部羈絆形成突破后,其過去不菲的投資回報還將出現,而像“奧運(1)”、“宋慶齡”和“羊年”等題材板塊中的領頭羊,極可能是今后紀念流通幣走強的熱門品種,更是投資者需要高度重視的品種。
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