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流通紀念幣仍將上揚 |
發布日期:2007-8-20 8:40: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建行”流通紀念幣的全稱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流通紀念幣,發行于1988年12月1日,面值為1元。近幾年以來,雖然流通幣市場的行情表現一般,但是作為龍頭品種的“建行”流通幣的價格卻不斷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其他品種流通幣的價格依舊是在原有的區域進行整理,機會幾乎難以尋覓,從而更加彰顯出“建行”流通幣其獨特的收藏與投資價值。
流通紀念幣市場自1997年夏季展開調整以來,幾乎所有品種的走勢都呈現出一種自由落體,其價格連續破位下行。例如,“宋慶齡”流通紀念幣的價格在高潮的時候曾經超過60元,而今的價格盡管已跌到10元也無法刺激收藏者的興趣,;即使是像“寧夏”、“西藏”和“六運會”等這樣的中高檔流通紀念幣也未能幸免。然而,我們驚奇地發現:惟有“建行”流通紀念幣的需求不但沒有因為市場的長期調整而出現萎縮的情況,反而需求保持一種穩步上升的運行態勢,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其內在的收藏與投資價值。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一套流通幣雖然是“建行”流通紀念幣,但卻是已發行流通紀念幣所有品種中發行量最少的,其發行量為206.8萬枚。目前全新上品的每枚“建行”流通紀念幣的價格不僅已將1997年時候的850元高位成功突破,而且不斷躍上新的臺階,其價格已經高達1900元;即使這樣,市場上整盒整卷的原裝貨,幾乎是無處尋覓,而其他品種幾乎不存在這種情況。眾所周知,“庚申年”(猴)郵票乃是郵票市場上的常青樹,目前的價格已經達到了3050元,需求仍舊非常旺盛;“建行”流通紀念幣則是錢幣市場上的中流砥柱,兩者雖然沒有極其突出的可比性,但價格都能夠不斷創出新高卻是共同的,從而顯示出價值投資的理念在任何投資市場都是適用的。
筆者認為,投資者對于“建行”流通紀念幣收藏與投資價值的認識,始終存在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單純地從其價格上研判它的自身價值,而不是從其內在價值上認識它的運行潛力,從而多次失去了其絕佳的收藏與投資的時機。一位投資人曾經以2500元的價格購買了2000枚“建行”流通紀念幣,當單枚價格漲到2.5元的時候就將其全部賣出,當時還得意洋洋。可是,目前它的市場價值已經超過了400萬元。每當提到這件事,這位投資人都感到萬分的后悔。
雖然“建行”幣已經處在1900元的高位,給投資者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然而維持在上升通道運行的趨勢依舊沒有發生任何顯著的變化。簡單地說,它仍會繼續向新的高點穩步推進;一旦出現調整的跡象,那將是一次逢低吸納的大好時機。但是,我們觀察“建行”流通紀念幣近些年來的市場運行態勢不難發現,幾乎沒有出現過持續性下跌的情況,其原因在于強大的需求所致,而其他品種并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收藏者與投資者進行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產品生命周期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產品引入階段、市場成長階段、市場成熟階段和市場衰退階段。筆者認為,“建行”流通幣現正處于市場成長階段,其基本的價格定位預計將在1900~2200元之間。依筆者的愚見,隨著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增長以及郵幣卡市場的不斷上揚,“建行”流通紀念幣所體現出來的“馬太效應”,在未來時期必將得到新的彰顯,乃是進行收藏與投資的絕佳品種。(周鳳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