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來源于2006年8月下旬刊的《錢幣》報,轉(zhuǎn)載請注明摘自“中國集幣在線”及www.ccbczpx.com的域名。謝謝!
流通紀念幣系列介紹專輯之二十五: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 《華南虎》特種流通紀念幣
名稱:《華南虎》特種流通紀念幣
發(fā)行時間:1996年12月18日
面值:5元
發(fā)行量:600萬枚
為喚起人們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識,維護生態(tài)平衡,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中國人民銀行于1996年12月18日發(fā)行了一套名為《華南虎》的特種流通紀念幣。該《華南虎》特種流通紀念幣(以下簡稱《華南虎》幣)歸屬于“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系列,它是繼《熊貓》、《金絲猴》之后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第三個品種。
該《華南虎》幣的面值為5元,重量13.2克、直徑32毫米、厚度2.2毫米、面值5元,發(fā)行量600萬枚。它的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國徽和“1996”字樣的年號。背面圖案為懸崖虎嘯圖、“中國珍稀野生動物-華南虎”主題文字和“5元”字樣的面值。該《華南虎》幣由沈陽造幣廠以“紫銅合金”為材料鑄造。工藝方面,《華南虎》幣的側(cè)邊緣有9組間斷絲齒。
虎為大型貓科食肉動物,自100萬年前從中國南部起源(一說從中國東北起源),逐漸分化出華南虎、里海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西伯利亞虎(又名東北虎)、爪哇虎、蘇門達臘虎、巴厘虎等八個亞種。近幾十年來,大規(guī)模的偷獵和亂砍濫伐,導(dǎo)致虎的分布范圍及數(shù)量急劇衰減。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別于上世紀相繼滅絕。在剩下的幾個亞種中,華南虎只產(chǎn)于我國,所以又名中國虎。典型特征是頭部有鮮艷的“王”字斑紋,素有“山林之王”的美譽。它常棲息活動在連片的芭茅、灌叢林中,少在林中活動,主要捕食野豬、水鹿、蘇門羚、鹿等大中型食草動物,偶爾捕食鳥類。
華南虎與中國的文化淵遠流長,它很早就成為了中國的圖騰之一。1987年河南省濮陽西水坡一帶發(fā)掘出土了一對蚌塑龍虎,距今大約6000年,它伴于一位祖先遺骨的東西兩側(cè),依照方位,恰與后世盛行的“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吻合,堪稱“中華第一虎”。著名的司母戊大鼎的鼎耳的外廓飾著一對虎紋,虎口相向,口中含著人頭。《周易·乾卦文》也說:“云從龍,風(fēng)從虎”。因為龍飛于天,虎行于地,所以龍虎相合成為雄偉強盛的象征,是人崇拜并畏懼的對象。
虎的形象威風(fēng)凜凜,因此自古以來就被用于象征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多用虎將、虎臣、虎師、虎威、虎步須等詞語,讀上去就有一種不凡的氣勢。古代調(diào)兵遣將的兵符上面就用黃金刻上一只老虎,稱為虎符。此外,在影響極廣的十二生肖中也有虎的一席之地。
該《華南虎》幣在市場上的表現(xiàn)一直比較低調(diào),究其原因,相當程度上與它的價格受壓制于《熊貓》和《金絲猴》幣有關(guān)。以外,與《華南虎》幣同日發(fā)行的《白暨豚》特種幣,盡管它屬于另外一個品種,但由于它在市場實際操作中,往往被成對進行交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和影響了它的市場屬性。但盡管如此,對于真正喜愛并收藏“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系列特種幣的朋友們來說,目前的市況顯然是一個很好的介入機會。特別是經(jīng)過了97年以來連續(xù)六年的跌勢,目前的《華南虎》幣價格可謂毫無水分,頗具收藏和欣賞價值。
[upload=gif]UploadFile/2006-8/200681512585516065.gif[/upload]
[upload=gif]UploadFile/2006-8/20068151259094463.gif[/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