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紀念幣與流通幣圖文設計的區別特征 |
發布日期:2006-6-6 15:1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流通紀念幣與流通幣的幣面圖文雖有著一般的共性特征,但也有著許多區別之處。
一、流通紀念幣上圖文要素比流通幣多。 流涌幣圖文有5大要素,即國名、國徽、年號、面額及背面各套固定的圖案組成。流通紀念幣圖文一般除具有這些內容外,每枚還鑄有該幣的紀念主題文字。這是流通紀念幣與流通幣重要區別特征之一。
二、流通紀念幣有多種文字。 流通幣上的文字全是中文,有的加鑄漢語拼音。流通紀念幣上除中文及部分有漢語拼音外,有的加鑄少數民族的文字,例西藏、廣西、新疆、內蒙四個自治區紀念幣上有各自民族的文字。還有在“希望工程”、“第43屆世乒賽”、“世婦會”等紀念幣上有英文的紀念主題文字。加鑄少數民族文字或外文,主要方便少數民族和國際友人使用或交流。這也是流通紀念幣的又一重要特色。
三、流通紀念幣上國名、年號并非套套皆有。 流通幣上枚枚有國名、年號、但流通紀念幣上有的就沒有專鑄的國號、年號。例建國35周年流通紀念幣上由于在幣面已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及“1949-1984”等紀念主題文字,故未另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及年號。建國40周年紀念幣雖鑄有年號,但也未另外專鑄國名。
四、流通紀念幣正面圖案不一定是國徽。 流通幣正面圖案一律是國徽(第五套流通幣除外),而流通紀念幣為了顯示紀念的特征,有的選用了其它圖案。至1999年底在39套流通紀念幣中鑄有國徽的只有16套,還有23套分別是 : ①國徽與其它相組合圖案的有3套(建國35周年、建國40周年、聯合國成立50周年)。 ②長城為圖案的有“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一套。 ③以天安門為主圖案的有“建國50周年”一套。 ④天壇與其它相組合圖案的有“世婦會”一套。 ⑤故居為圖案的有5大偉人紀念幣。 ⑥區徽、區旗為圖案的有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成為紀念幣。 ⑦以當地主要建筑、風景或民族風情為圖案的有廣西、內蒙、新疆、寧夏四個自治區紀念幣。 ⑧會址為圖案的有政協50周年紀念幣。 ⑨會徽為圖案的有四套體育紀念幣。 ⑩節徽為圖案的有植樹節紀念幣。
五、背面圖案全是圍繞紀念的主題而作。 為了反映各個流通紀念幣的個性特征,在有限的空間內總是選擇最相關最有紀念內涵的圖案。例5大偉人紀念幣全是用肖像,使人們見到偉人們和藹可親,氣度雍容的風采時,不僅引起全國人民對革命領袖的深深懷念之情,更激發了大家振興中華的堅強決心。又如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流通紀念幣,據刻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浴血奮戰情景,更能教育全國人民毋忘國恥,團結一致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而努立奮斗。再如,建黨70周年紀念幣三枚,分別鑄有一大會址、遵義會議會址、11屆三中全會會址。這三個會址,最好地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三個里程碑,在70年的曲折艱苦的斗爭中,領導全國人民站了起來,并開始走上了富裕道路的光輝歷程。
總之,在各枚流通紀念幣上的圖案,有的新穎獨特、姿容瀟灑;有的氣勢宏偉、輝煌燦爛,有著極高的政治、史料、文物和藝術價值。
流通紀念幣因具有流通與紀念的雙重職能,其圖文的設計必然與一般流通幣有更高的要求,這是流通紀念幣與~股流通幣區別的真諦,也是發行流通紀念幣的目的和它的魅力所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