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幣是錢幣收藏者的一枝花絮,當年不少錢幣收藏者為收集86長城花了不少精力而未能如愿。直到1996年沈陽造幣廠百年慶典,才道出此套幣的發行量僅為660套。在1996年郵市高潮中,一收藏者以3.5萬元購得一套86年長城幣,一澳門錢幣商聞訊后開出了10萬元的高價,請其轉讓,而此人未舍得出手。近幾年北京郵市偶能見到86長城套幣,成交價一般在3萬元左右。當年發行的長城精裝套幣主要是為了國際交流,絕大部分都遠銷海外,國內以前很少看到。俗話說:盛世收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富裕起來,長城精裝套幣從世界各地回歸祖國的懷抱,被國內錢幣愛好者所收藏。
197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指令沈陽造幣廠設計試鑄長城流通幣。同年1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準長城幣投產發行。長城硬幣為壹元,五角,兩角,一角共四枚。壹元正面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號及發行年號,背面鐫有中國著名古代建筑——萬里長城及面額,其中壹元幣合金部分為銅81%,鎳19%,角幣合金為銅70%,鋅30%。長城幣為流通硬幣,發行數量不詳。1980年版、1981年版長城流通硬幣發行量應偏大,當年工資袋里能見到長城幣。從1980年至1986年,我國共生產了7套長城流通硬幣。除了1980年、1981年、1985年曾大批生產外,其他年份的長城流通硬幣生產量不大,1986年以后就停止生產了。許多人希望了解86年長城幣情況,現將知道的一些情況做一介紹。沈陽造幣廠除了批量生產長城幣外,還生產了5個年度精制套裝長城硬幣,其中1980年版7枚套裝流通幣(包括3枚分幣)生產量是80000套,1981年版7枚套裝流通幣的生產量是23400套,1984年版8枚套裝流通幣(其中銅質鼠年章一枚)的生產量是5750套,1985年版8枚套裝流通幣(其中銅質牛年章一枚)的生產量是4825套,1986年版8枚套裝流通幣(其中銅質虎年章一枚)的生產量是660套。目前,市場上還有上海造幣廠生產的1981年版、1982年版、1983年版8枚精制套裝長城幣。上海造幣廠生產的1981年版套裝長城硬幣和沈陽造幣廠生產的1981年版套裝長城硬幣的設計包裝是一樣的。1982年版、1983年版長城套幣為紙殼塑料包裝,上海造幣廠生產的1981、1982、1983年版長城精裝套幣未查到資料,故不知道具體發行量。《沈陽造幣廠圖志》162頁介紹1981年版長城幣圖文說明時,文字說明為“1981年7枚套裝流通幣”,而文字上面的圖樣卻為8枚套裝硬幣,1981年壹元長城幣正下方有一枚銅質雞年紀念章。圖文不一,不知何故。另外市場常見到一種1981年7枚套裝流通幣,外包裝與沈陽造幣廠生產的1980年版長城套幣一樣。筆者發現,套裝幣都應為精制幣,而此套幣卻為普制幣;另外此套幣包裝的明明是1981年幣,但是此幣的年份說明此套幣卻標著1980年;此兩點疑問,令不少錢幣收藏者望而卻步,希望看到此文的專家給予正解。以上套幣極難集全,精制套裝幣大全套參考價:40000元以上。 另附發行量:80年8萬,81年2.34萬,84年0.575萬, 85年0.4825萬,86年0.0660萬, 82、83不詳。長城流通散幣在400萬——460萬之間。套幣應該還有精制幣與普通制品之分,主要區別就是鏡面與非鏡面,帶章與不帶章,分字寫法不同{如}。價格相差懸殊,一定要區分開來 。79年是沒有的,只有帶幣章藍套本一種。80年有藍套本和黑套本之分,均為普制。81年肯定有區分的,有沈陽和上海造幣廠生產精制套卡本和上海造幣廠生產普制紅套本為。82年、84年、86年只有精制套卡本。83年、85年均有精制套卡本和普制之分。(原創;大腳板)
注;以上資料為;《沈陽造幣廠圖誌》161頁。(見下圖)
[upload=jpg]UploadFile/2006-3/20063301551123452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3/20063301551346483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3/200633015522477700.jpg[/upload]
各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生產量補充;
1979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注;只有普制幣。
1980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80000套。注;只有普制幣。
1981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生產量;23400套。注;是普制幣與精制幣合計。
1982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不詳。
1983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不詳。
1984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5750套。注;只有精制幣。
1985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4825套。注;只有精制幣。
1986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660套。注;只有精制幣。
1987~1990年沒有《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生產。
1991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1991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180000套。(其中;元幣,伍分幣系銀行兌換品)
1992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132000套。
1992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92000套。(其中;元幣,伍分幣系銀行兌換品)
注;以上資料為;《沈陽造幣廠圖誌》162頁。(見上圖)
1993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1993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
1994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1994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
1995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1995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
1996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1996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
1997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1997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
1998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1998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
1999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1999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
2000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精制幣)生產量;20000套。
2000年《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普制幣)生產量;不詳。
2001年至今暫未見有《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的生產和發行。
也就是說;人民銀行從1979年起發行《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至今已發行了;1979,1980,1981,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共計十三套普通的《中國硬幣》。
以及發行了;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共計;十六套精制的《中國硬幣》。
《中國硬幣》套裝流通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為了滿足國內外錢幣收藏愛好者而小量生產發行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86年以前,國內正處于改革開放時期,86年之前的《中國硬幣》基本上只能在當時的僑匯商店以及一些對外的商店,才能尋覓其蹤影。
然而,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所謂是;盛世收藏,國內收藏《中國硬幣》的人數和群體不斷地增加。這些當年基本上對外發行的《中國硬幣》,又從世界各地紛紛回歸祖國的懷抱,被國內錢幣愛好者所收藏。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國力日益強大的一個對照吧。
本人就曽經從2003年起,把當年遠銷到美國的,81年,82年《中國硬幣》分幾批從美國購回幾百套(見下圖),并很快便銷售一空。
[upload=jpg]UploadFile/2006-3/20063301556356272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3/200633015564455344.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