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把紀念幣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非流通紀念幣。這類紀念幣自1980年開始發行,至1984年停止,一共發行了4套21枚,面值全部 為1元,材質為黃銅,發行總數僅4萬枚,再加上人民銀行大多精美密封裝幀后向全世界發行,國內留存數量屈指可數。
1984年以后,人民銀行已停止生產和發行新品種,但它的升值功能沒有停止。截至目前,這類紀念幣平均 升值率已超過了400倍,預計今后仍將會繼續升值。
第二類是流通紀念幣。自1984年10月1日首發至今,共發行了26套38枚,面值有1元和5角兩種,目前 平均升值率大約在50倍左右,其升值率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國的紀念幣,居世界第一。此類紀念幣今后是否永遠以高倍率獨立于世界各國紀念幣之上,國內錢幣界頗有爭儀,說法不一。
第三類是特種流通幣。自1993年6月15日第一枚珍稀野生動物大熊貓幣問世以來,特種流通幣已發行了8枚, 每種發行量均為600萬枚,面值都為5元,材質為紫銅。目前,每枚平均升值率大約在9倍左右,在所有紀念幣中升值幅度最小。
由于這類特種流通幣的發行數量合理,其中三分之—又發行在國外,國內發行僅400萬枚左右,且10種為1 組,可成為獨立的套系,是一種無時代性影響的觀賞幣,潛在的功能超過了流通紀念幣。雖然它的升值率與世界各國紀念幣的升值率相比,還是屬于比較高的,但它的收藏投資風險遠遠比國內流通紀念幣要小得多,因此在新一輪收藏投資熱潮面前,特種流通幣被充分看好。惟一令人感到頭痛的是,當前特種流通幣的非法偽品比流通紀念幣多,而且鑒別難度也大于流通紀念幣,作偽者用電子開模的高科技手段胡作非為, 鑄出的偽品幾可亂真,如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蒙受損失。
來源:流通紀念幣交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