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流通幣大全套冊子需求的持續增長,使得“建行”幣的價格再度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而其他品種的價格卻依舊在原地踏步,從而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進而彰顯出其獨特的投資價值。
“建行”流通幣的發行量為204.8萬枚,是流通幣中發行量最少的品種,目前單枚流通幣的價格盡管已經高達1300元,但市場上整盒整封的原裝貨,幾乎是無處尋覓。
投資者對“建行”流通幣的看法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單純地從其價格上研判它的升值空間,而不是從其價值上認識它的上升潛力,從而多次失去了其絕佳的建倉機會。
雖然“建行”幣已經處在1300元的高位,然而維持在上升通道運行的趨勢依舊尚未發生任何明顯的變化,它仍會繼續向新的高點邁進,一旦出現調整的跡象,那將是一次逢低吸納的大好時機。但是,“建行”流通幣近些年來的市場走勢,幾乎沒有出現過顯著的調整,始終保持一種穩步爬高的運行態勢,也就是說,投資者不要指望其出現大的調整,在相對高位買進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改變的趨勢。
產品生命周期是投資者制定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產品生命周期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產品引入階段、市場成長階段、市場成熟階段和 市場衰退階段。筆者認為,“建行”流通幣現正處于市場成長階段,其基本的價格定位預計將在1300元至1800元之間。依筆者的愚見,隨著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增加,“建行”流通幣所體現出來的“馬太效應”,必將在未來時期得到新的彰顯。
來源:中國商報/周鳳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