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猴年的到來,錢幣市場以發聲了悄然變化,很多幣商開始屯積精制幣,不少錢幣愛好者也開始轉收藏精制幣,導致精制幣價格節節攀升,一個月不到的工夫,市場里的精制幣就以消聲滅跡。是惡意的暴炒,還是價值的發現?我本人認為應屬于后者。
回顧往事,郵幣卡市場經過1997年暴炒后,一直處于回調整理況態。哪時期,人們好象瘋了,沒有人管它是什么普制幣和精制幣,沒有人在乎品相的好與壞,只要買到了就認為會升值。甚至有些幣商還將精制幣卡拆開來賣,為了便于給收藏者裝配定位冊用,精制幣在大多數收藏者眼里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然而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郵幣卡市場進入了長達6年的調整。有些城市面上精制幣價甚至跌到與普制幣價相差無幾,真是可悲呀!
在慢長低迷的市況下幣商先知先覺找到了以精制幣為突破口,特別是人民銀行公布賀歲猴的發行。以精制幣為代表的新一輪行情將既將啟動。分析原因有以下幾種:
1.藝來看,精制幣做工一流,(包括磨砂和鏡面)裝幀講究,內容豐富多彩,主要以出口為主。
2.發行量來看,精制幣的量小,(只有少數品種在10萬套以上,多為2-4萬套,不包括人為損毀和自然損耗的)物以稀為貴。
3.收藏角度來看,精制幣非常有收藏價值,(不論是題材還是品種)增值無限。
4.收藏難度來看,精制幣早期品種稍微難找,(隨著國民經濟的增展,出口海外品種不少在回流)樂趣無窮。
隨著收藏事業的發展,人們生活的富裕,這種精神食糧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精制幣作為主流品種價格開始攀升這也顯然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