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A股市場比喻為杯子,這輪下跌即為杯子的左壁已經走過,未來要看看杯子的底和杯子的右壁,現在在筑一個杯子底。有人問杯子底有多厚,個人認為杯子底不會多厚,以靜態估值也就是在2700點上下20%震蕩,這個筑杯子底的時期可能會比較長,但最悲觀的時期已經結束了。
2700點為運行中樞
經歷了1996年那波大的行情,經過1997、1998年兩年調整,之后是1999年的"5.19"行情。再往后,國有股減持和全流通導致2001-2005年長時間的調整。現在市場跌到最低2284點,絕對跌幅已經比較大了,而且從現在靜態估值看,從上半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來看,2700點作為運行的中樞,如果出現跌破中樞的話,那么代表大家對于宏觀經濟以及全球的宏觀經濟形勢不是很看好。另外,"大小非"短期出逃對市場的打擊,可能會出現接近2000點的情況出現,極端一點情況會跌穿2000點。
1997、1998年當時東南亞危機之后我國經濟出現下滑,當時的下滑和現在不太一樣,當時是通縮,物價出現連續幾個月的下滑,經濟出現很不景氣的狀態。當初政府連續兩到三年之內發行了幾千億的特別國債,用于一些基礎建設帶動民間投資,起到引導投資的作用。和目前的狀態不太一樣,這是政府在經濟出現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采用的一些特別手段,可以按照合理的推斷得出來的。但按目前的中國經濟來看,不管它的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還有比較大的操作空間,包括1000億-2000億資金救經濟,尚還為時過早。
刺激中小企業活力
目前,PPI一直在高位運行,雖然這段時間國際油價下滑,國際能源壓力有所減緩,PPI有可能走出不斷高企的困境。從CPI的角度出發,CPI最高達到8.7%,這幾個月連續下滑。2008年所面臨的困境和十年前是不一樣的,現在所面臨的困境,一方面是由于本幣升值,雖然最近人民幣升值壓力并不大,因為美元在走強,美元七年的貶值周期可以認為已經結束了,人民幣這種單邊升值的態勢也基本結束,處于相對震蕩的時期。
所面臨的困境在于,一方面生產資料價格不斷高企,生活資料價格也在高位,CPI是在高位,儲蓄利率實際上處于負利率狀態,調整利率政策效用不是很大,存款準備金率的效用也不是很大。通過幾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把流動性鎖在國家層面,但下面的企業流動性是枯竭的,中小企業貸款難已經出現了。貨幣政策也有一定的調整空間,比如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可能會出現傾斜,或者對于某些行業的貸款也會出現傾斜。另一方面,從財政政策來看,連續幾年的財政政策的高速增長,國力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從財政政策上來講,有比較大的操作空間。財政政策上要體現更多"供給學派"的,比如企業的稅收、費用等政策進行鼓勵,鼓勵企業創新和投資,更多采用供給學派來刺激企業的活力,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活力。
市場需要信心
放眼未來兩到三年,中國經濟一定會走出今天的迷局,救市實際上是雪中送炭或者是杠桿效應特別強的做法。如果現在不去做,整個宏觀經濟走出低谷當然也需要一個過程,但現在去救,提振一下大家的信心是有好處的。因為整個宏觀經濟和大家的預期是有相關性的,宏觀經濟有消費、投資、進出口,消費是和股市相關的,國內消費、投資、進出口都和上市公司有著密切的關系,資本市場不景氣的話,就會影響大家日常的信心,消費可能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壓制。在全球市場都不是很好的情況下,進出口受到比較大的壓力,在基礎設施現在已經建設得比較完善,現在有投資,但不像十年前那么大了,以前的瓶頸,比如電力設施、電網、鋼鐵廠投資已經出現了某種程度的過剩了,投資的空間也不大了。另一方面,由于資本市場不能起來,消費也受到壓制的話,三個方面都會導致未來出現滯脹的情況。一方面是通貨膨脹,另一方面經濟停滯,真的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可能比1997、1998年出現的硬著陸的情況下還要難辦,到時候政策出臺,或者出臺的效果可能更會令人擔心。
作為國家來說,一方面需要通過宣傳激勵大家重新恢復信心,另一方面,確實需要拿出實際的行動。平準基金就類似于成立了中投,同樣的投資機會,既可以投資國外,也是可以投資國內,不要嚴格地區分哪些是國外的投資機會,哪些是國內的投資機會,只要是投資機會,市場處于低迷,建立三到五年的長期投資就可以進行投資,看好中國未來經濟長期走牛的趨勢建立平準基金,進行入市的話,又有什么不敢的呢?(證券日報 程文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