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兩年來首失2100點,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于管理層的舉措倍加關心。周末,證監會“果然”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雖然較之人們的期望還有些差距,但是我們卻可以從中解讀出許多新的含義。
周末出招看點多
9月12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保薦機構強化對保薦項目的把關,具體內容包括:一律不允許聯合保薦、保薦與主承銷需分離、增加現場檢查制度等。證監會此舉意義深遠,該辦法對保薦機構的把關程度加強,提高了保薦機構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嚴格程度起碼提高了一倍”。同時,針對近期市場變化情況和執行新會計準則中存在的有關基金公允價值認定和計量問題,中國證監會12日出臺指導意見,規范基金估值業務,要求基金公司保證基金估值的公平、合理,特別是應當保證估值未被歪曲以免對基金份額持有人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對于許多投資者來說,更希望看到證監會出臺直接影響市場走向的政策,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近期證監會出臺的一系列新規正發生著積極作用,像對控股股東“先增后奏”的新規發布后。9月12日,中國遠洋(601919)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中遠(集團)總公司(下稱中遠集團)增持728.7萬股。中國遠洋是證監會發布修改《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后第一個公告增持的國有控股股東。業內人士認為,市場持續低迷,或許會有更多的國有控股股東增持自家股票。
切忌以訛傳訛
在發布兩項新規的同時,證監會相關負責人12日下午表示,對近日有媒體發表關于“招商銀行投資永隆銀行浮虧逾百億港元”內容的失實報道,監管部門已經給予關注,并已提請新聞出版總署查處。據了解,日前有媒體上刊發了題為《招商銀行:投資永隆銀行浮虧逾百億港元》的文章,該文可能將永亨銀行誤當做永隆銀行。市場人士認為這篇失實報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日招商銀行、乃至整個銀行股股價的大幅下挫。
在目前股指持續出現下跌的行情下,市場的傳言也越來越多,在傳聞管理層將出臺利好政策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一些利益團體,希望通過傳聞達到打壓市場,并以此進一步達到不為人知的目的,這也是為什么招商銀行這則傳言能夠順利地出現在平面媒體上的重要原因。近期,包括CPI、PPI等一系列經濟數據都已經出爐,而對于這些數據的解讀,市場也有很多觀點,其中也不乏一些故意傳播利空消息的。對此,投資者一定要學會分辨真偽,千萬不要以訛傳訛。
關注熱門行業
雖然近期股指持續下跌,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盤中的熱門板塊卻在不斷出現,從醫藥板塊到電力板塊,許多個股都在大盤下跌的時候,出現了漲停的走勢,這也提醒我們,在近期的投資中,應該更多地應該將精力放在擇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