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1986年,中國發現了唯一一個藍寶石礦產資源--山東昌樂。自此,這里有了"中國寶石城"的美稱。
山東藍寶石同樣具有顆粒大、結晶好和特異寶石多等優點,但不可否認,山東藍寶石最大的缺點在于顏色深、透明度低,正因為如此,山東藍寶石一直經歷著被"賤賣"出口的遭遇,泰國商人因此而大量囤積山東藍寶石。
隨著全球優質藍寶石資源的日漸枯竭,藍寶石的價格迅猛上漲,山東藍寶石亦如此,它迎來了改變"宿命"的機會。
1990年代,
山東藍寶石遭遇“冰火兩重天”
"記得那時山東昌樂剛發現藍寶石礦源沒幾年,有色寶石的價格便一路上漲,大約上漲的趨勢持續了五六年時間,到了1998年,珠寶市場幾乎陷入了'白色恐怖'中,在以鉆石為代表的白色珠寶的掩映下,紅藍寶失去了它應有的光芒。經過2003年珠寶市場的價格大戰,致使一些低檔的紅藍寶石首飾價格大跌,市場滯銷。不計市面流通藍寶石的價格跌幅,作為藍寶石價格源頭的礦區價格也掉了20%左右。"山東昌樂寶石城海星珠寶的老板趙光輝向理財周報記者舉了一個小例子,"1克拉的藍寶石在1998年以前礦區價格為100元左右,但到了1998年,1克拉的藍寶石在礦區行內的交易價僅為70-80元左右。"
談及藍寶石1998年開始的"遭遇",趙光輝認為,致使藍寶石在1990年代短短幾年間價格的大幅"落水"其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在山東昌樂藍寶石出產初期,出產的寶石質地較差,且當時國內有色寶石市場魚龍混雜,沒有對藍寶石的價值標準和級別有統一的行規;另一方面,越南大量低質藍寶石的涌入也沖擊了當時的藍寶石市場價格。
產地一換,價格翻倍
印度克什米爾藍寶石是目前最昂貴的藍寶石。但由于礦區位于喜馬拉雅山脈的西北端,海拔5000多米,終年被霧籠罩,近幾年沒有產出,也幾乎處于有價無市的行情下。
此外,斯里蘭卡南部出產的藍寶石是印度藍寶石之外最受認同的市價較高的藍寶石,但其所產藍寶石顆粒較小。
山東昌樂寶石城一名姓趙的管理高層對理財周報記者坦言,很多商家為了把手頭的山東藍寶石能賣出高價,不惜"偷梁換柱",把原產地本是山東昌樂的藍寶石換臉成了"原產地:斯里蘭卡"等地的藍寶石。"其實是同樣的貨色,但是把產地一換,身價就能翻倍地賣。"他認為,目前多數店里賣的都是原產于山東的藍寶石。
中國藍寶石遠期升值空間大
進入2004年,一度被擠出市場的高檔紅寶石卷土重來,消費者加深了對紅寶石的認識,開始注重選購產量小、品質高、有保值功能的珠寶。
"2005年,我從礦區另一礦主手上買了一粒70克拉深藍色且晶體較好的藍寶石,當時我以礦區價格(即行內價)1.4萬元買下。去年,那位賣家找到我,愿意以15萬的價格購回,可見這兩年藍寶石特別是大顆藍寶石價格的強勁走勢。"行家趙光輝還向理財周報記者舉出了詳細的不同等級的藍寶石近三年的價格漲幅,如1克拉以下的普通藍寶石,其價格漲幅在40%-50%左右;1克拉以上,5克拉以下的藍寶石近三年也翻了兩倍有余;而若是顆粒在10克拉以上的藍寶石,其身價遠在三年前的五倍以上。就連2007年底以來持續的周邊悲觀的投資環境也沒有對其產生"連坐"效應。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秘書長孫鳳民預計說,中國珠寶首飾年銷售額到2010年將達到1800億元。目前中國珠寶首飾年銷售額在1200億元人民幣左右,國外成熟珠寶市場如歐、美、日等,紅藍寶石市場份額應達到珠寶消費總額的5%到10%,但中國這個比例還不足1%,而目前年銷售額只有10億元,至少有50億元的市場潛力。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副院長楊明星教授認為,在中國,藍寶石消費市場需要加強消費的引導,同時必須明晰行業標準建設、質檢能力和加強產品的概念推廣,同時把紅藍寶打造成一種文化象征。
趙光輝也認為"目前藍寶石的市場價格遠沒有反映出其應有的市場價值。以廣州荔灣廣場一帶的珠寶店來說,高質量的翡翠價格已達十幾萬元,但十幾萬元的藍寶石與同等價格的翡翠相比,前者的稀有性要比后者高得多因此,可以說同等價格的藍寶石的遠期升值空間比翡翠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