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稿:方翔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不久前落幕的浙江皓翰書畫拍賣會上,周昌谷的《春雨》,估價8萬至16萬元,成交價達到了22.55萬元,引起了市場不小的轟動。但這并不是周昌谷作品成交的最高價,在稍前舉行的浙江一通藝術品拍賣會上,周昌谷的《雪騎》估價7萬至13萬元,成交價達到了27.5萬元。作為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在拍賣界崛起的"新浙派"領軍人物,周昌谷畫作價格的大幅攀升固然有市場運作方面的因素,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拍賣成交排行榜前列的作品中,基本上都是描繪少數民族生活的,而這絕不僅僅是偶然。
翻開2004年藝術品拍賣的紀錄,首先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黃胄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在中國嘉德的春拍中,它以550萬元成交,為估價的3倍多,并創造了畫家本人的拍賣記紀錄。黃胄尤其擅長畫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的主體性巨作,這件作品無疑體現出這一特點。不僅是這幅作品,還有像2004年中鴻信春拍中的《草原追戲圖》(成交價為96.8萬元)、中貿圣佳的《送糧圖》(成交價為88萬元)以及北京華辰2003年秋拍中的《庫爾班大叔》(成交價為67.1萬元),都是黃胄民族題材繪畫的代表,這些作品畫風熱辣,人物個性鮮明,洋溢著一股濃濃的邊疆地區的風土人情味。
在海派繪畫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葉淺予,他的少數民族舞臺人物畫在中國畫壇享有盛譽。在2004年的拍賣會上,他的著名作品《涼山舞步》在北京榮寶的春拍中以30.8萬元成交,成為他作品拍賣的最高價。在排名前列的作品中均是這種題材,如在2004年中國嘉德春拍中成交的《西藏人物》,成交價為14.3萬元;中貿圣佳成交的《獻哈達》,成交價為11萬元等。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工筆人物向來以細膩和豐富著稱。但不容忽視的是,貴族化的宮廷氣和孤芳自賞的文人味使其很難為普通人所接受。這也是為什么當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寫意畫大家為我們所熟悉的時候,出名的工筆畫家卻寥寥無幾。而綜觀少數民族題材繪畫,其讓人感受到一種勃勃生機:既典雅精巧,又泱泱大度,做到了雅俗共賞。畫家運用抒情優雅的筆調描寫少數民族生活,兼具藝術性和濃厚的現代審美情趣,故備受藏家推崇。
當中國傳統山水畫在拍賣會屢創佳績的時候,當投資者只是關注畫家每平方尺價碼變動的時候,如果你能從畫作的題材入手,你就能找到市場的"黑馬"。希望通過對少數民族題材的關注,能夠對你的投資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