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賽爾金條自22日登陸廣州至今售出49公斤
●炒金有望成為廣州人繼炒股后第二大投資
文/本報記者 劉薇 通訊員 劉偉 圖/本報記者 黃偉江
國內首個通過銀行柜臺買賣的投資型金條,高賽爾金條9月22日正式登陸廣州時,掀起了羊城的一股買金熱。開賣當天,廣州市民共購買了15公斤金條,其中一名退休工人打扮的市民在其女兒陪同下,一次就用17.3萬多元買了1.6公斤黃金,僅次于深圳最大的個人買家一次性購買12公斤,銷售第二天最大的一單有八十多萬。到記者發稿為止,廣州市民已買賣了49公公斤金條。
據介紹,高賽爾金條是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長城金銀精煉廠制造的,招商銀行代理買賣。目前有2盎司、5盎司、10盎司三種規格(1金衡盎司=31.1035克),含金量不低于99.99%。交易價格以倫敦貴金屬市場的黃金報價為基準,參考上海黃金交易所價格進行報價,每天9時、12時各報一次。由于該金條可以為購買人提供回購,因此具有較強的投資性。投資者可根據招行當日公布的金條價格,在該行營業網點進行買賣,隨時變現,買賣時采用無記名填單方式,一買一賣總共需支付1.5元/克的手續費。
記者在首發當天的體育東路招行網點看到,前來買金的市民從下午三時多就排起了長隊,由于要買金的市民太多,原定在5點結束的購金時間,被迫延長到6時半。招行人士告訴記者,在正式開賣高賽爾金條之前,已有200多人提前預約,單是體育東路一個網點就有80多人預約了160多盎司的金條,其中5盎司規格的金條最受歡迎。
在高賽爾金條進駐廣州之前,已先后在成都、北京、深圳、青島、南京掀起購金熱潮,受到當體投資者追捧。在第五站青島,上市兩天便賣光40公斤,并預售近40公斤,南京首日銷售約25.25公斤,深圳最大的一位買家一次性購買了12公斤。高賽爾金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里昂十分看好廣州市場,他認為,無論是從購買熱情還是購買習慣來說,廣州人炒金都有一個十分不錯的環境。因此,高賽爾特別調來了100公斤金條貨源,是六個城市中最多的一次。他透露,今年高賽爾還將全面進軍上海、杭州、沈陽、福州等十多個省會城市,年底還將和招行逐步推出黃金借貸業務。
個人炒金大門已開?
從羊年賀歲金條開始,黃金這種古老而傳統的投資品再度走回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吸引著人們的眼球。近幾日,與招行合作在羊城開賣的高賽爾金條的熱銷,又一次證明了人們買金熱情的空前高漲。黃金投資,正以其獨有的保值升值和收藏價值受到人們的青睞。
自金交所去年11月28日正式開門營業以來的近一年時間,交易量和成交比數逐月攀升,形勢喜人,但由于目前僅限于108家會員單位,交易的目的還是生產用金,個人炒金未被納入該交易系統,因此,個人投資黃金雖然被媒體炒的很熱,卻一直有點兒“雷聲大,雨點小”,一位黃金投資專家笑言是“虛火上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是招行廣州分行高賽爾金條的第一位買家,他告訴記者,自己買金的目的是看到相對比已漲至將近150元/克的金飾品價格,金條的確便宜很多。而且銀行存款現在已是負利率,買金可以保值,今后金價漲了還可以增值。即使不漲,黃金放在手里也很安心。而其他幾位買家也表示,買金主要是保值,有機會升值當然更好。由此看出,百姓對黃金的投資意識還不是很強,更多的仍然是以收藏保值為主。真正炒金的人并不是很多。
與百姓投資意識還不到位相對應的,是國內個人炒金環境的不成熟。一位業內專家表示,一種投資首先要保證通暢的買賣渠道,才具有投資價值,這一點正是國內個人炒金所欠缺的。高賽爾金條之所以受到熱捧,是因為它通過招商銀行實現了回購,也就是說投資者有了買和賣的渠道。但現在國內更多的黃金投資品還不具備回購渠道,比如備受追捧的熊貓金幣,其升值也是基于它的收藏價值,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黃金投資價值。據悉,熊貓金幣也很有可能在金交所實現掛牌回購,如果能夠實現,則熊貓金幣勢必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黃金投資品。
當然,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極力推動這項投資品的發展。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便強調,要實現中國黃金市場從商品交易向金融產品交易的轉變,發展個人黃金投資業務將是一個現實的選擇。據悉,金交所正在抓緊開發一個二級平臺交易系統,該套系統可以完全實現無紙化交易。如果新系統正式上馬,想要炒金者只需通過會員單位開個戶,便能開炒黃金,和在證券公司開戶炒股一樣方便,廣東粵寶黃金投資公司總經理甄偉鋼透露,只要相關政策問題解決,如會員代理可面向自然人等,估計最快年底人們就可以開炒黃金。(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