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日報
昨天,拱墅區運河文化藝術節之“家有珍藏,與你共享”活動,贏得了人氣萬千,簡直將杭州收藏品市場“鬧翻了天”!
“沙里淘金”看眼力
每周六,位于半道紅的杭州收藏品市場,就會迎來它最興旺的時刻,來自五湖四海的收藏愛好者,懷著各樣的心思到這一市場來逛逛,淘淘寶。昨天,因為拱墅區運河文化藝術節的舉行,這里的攤位數和人流量比往日多得多。
因為被邀來參加“家有珍藏”專家鑒定活動,省收藏協會副理事長王玉,早早地就來到了收藏品市場。“逛市場,考的就是眼力”,王玉告訴記者,這里古董、仿制品和普通工藝品都有,要搞收藏關鍵看你是否識貨。“沙里淘金”的事常有。就拿他自己來說,在這里就曾淘出過幾件國家一級文物來,如商代戈、宋元時印章、戰國戈幣。發現商代戈后,他從攤販手中以8000元的價格買下,并捐贈給了國家,據悉這件國家一級文物將會在籌建中的西湖博物館安家。
“獻寶者”眾生百態
聽說“家有珍藏,與你共享”活動有專家咨詢,好多老百姓都拿來了家里的寶貝請專家過過眼。專家們一刻都不得閑。
都是心目中的稀罕物,又怕招人眼,裝寶貝的器物就顯得格外可愛———一個相當破舊的黑皮包,再抖落渾身的軟紙,露出了一個古色古香的花瓶;一只紙鞋盒,堆滿了爛棉花,從里頭掏出了一只舊燭臺;看似隨意亂扎的破塑料袋,一掏掏出個精雕細刻的硯臺來……
三位專家各拾所長為百姓鑒定。一枚刻有“太平天寶”字樣的錢幣,專家拿來細細一看,斷定是越南的物件,特別平、薄;一位大媽掏出的幾件家傳,件件都是真寶貝;有位中年婦女帶來的一塊月餅大小的外圓內方幣,幣上正面篆有“風花雪月”,背面有幾幅圖案,專家一看連稱“好東西”———原來,這是乾隆年間的器物,風花雪月代表男女之事,背面圖案是幾幅性交圖,大多是當時的長輩交付給性知識缺乏的新婚晚輩用的。
聽了鑒定結果,老百姓也是“氣象萬千”———“得了年代”的,喜氣洋洋,之后便是謹慎地收起;聽說“沒年紀的”或干脆被告知是假東西的,整只手就僵在那里,分外惆悵。(記者 丁雄英 拱墅 報道組 徐紅崗 黃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