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北京娛樂信報 ]
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整個北京古城蘇醒過來,進城的農民們挑著擔子、推著小車、趕著牲口,熙熙攘攘地經過阜成門……昨日,記者終于見到了這幅被贊譽為“當代《清明上河圖》的《京門九衢圖》。在被雪藏兩年之后,這幅耗資300萬、由50余位畫家費時三年完成的鴻篇巨制,終于將于17日在京公開展出。
總長182米欲申世界紀錄
昨日下午,在《京門九衢圖》的所有者、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谷建華的主持下,被分裝在16個紅木長柜中的《京門九衢圖》長卷被一一取出展開,揭開了神秘面紗。
谷建華介紹,《京門九衢圖》成圖高82厘米,全卷總長182米。畫面把六朝古都老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共20座城門和護城河聯結起來,全面反映了清代康乾盛世時期的政治、軍事、文化、建筑藝術、傳統體育、民俗活動等社會百態,展現了當時北京“宏大、美麗、繁榮、安定”的景象。因為此畫具有巨大的歷史、藝術和民俗學價值,剛剛完成就被業內譽為“當代的《清明上河圖》”,并以182米的長度優勢準備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記者注意到,在畫卷上有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史樹青、夏桐郁等親筆書寫的前言后記,卷首的“京門九衢圖”五字為劉炳森所題。
據介紹,谷建華在此之前還出資組織創作了《慶祝香港回歸歷史長卷》等畫作,他將要出資的下個項目是《古運河回望圖》,“將來還要以臺灣為主題作一長卷。”
雪藏2年后終展出
“看著老京城古老的城門城樓一天天消失,我的心在痛!”說起1999年開始組織創作《京門九衢圖》的初衷,谷建華激動地說。“我們幾個哥們兒一合計,決定投資幾百萬搞個大動作”。
谷建華介紹說,《京門九衢圖》共投資300多萬元,費時三年,收集資料、實際考察等工作就一年多。經過嚴格考核,來自河北、山東、江蘇等地的30多位著名畫家最終首批入圍《京門九衢圖》創作組。2000年10月開始動筆,2002年10月26日正式創作完成。“為什么一直沒有公開展出呢?”記者好奇地問!爸饕桥,這是國寶,怕出事兒”,谷建華說,曾經有港商出資2000萬人民幣購買,被他拒絕!斑@次為慶祝新中國成立55周年,我才肯公開向世人展出。”
據悉,《京門九衢圖》將在17日上午在愛家國際收藏品市場舉辦的“北京市工商聯慶祝新中國成立55周年大型書畫展”上首次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