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沒有一樣可以讓我感到欣慰。
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空空的軀殼,一無所有。從熱鬧人群里穿過,更覺自己是如此的孤獨。我該怎樣面對自己的生活,我不只一次的問自己,又總是找不到答案,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樣,改變生活?我又該作些什么,才能救我自己呢?"一位讀者的來信,亦激發了筆者的思考。當羨慕著別人的成功財富生活時,面對現實的種種壓力,我們又該怎樣拯救自己的生活呢?在諸多人物生活的采訪接觸中,筆者集納10大策略,與讀者共享。
NO1.思考你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對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不甚滿足,甚至到了絕望需要拯救的時刻了!那么,此刻最好的療傷醫生就是你自己了。任何人都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關鍵在于只有你能幫自己做決定。因此,現在的你,請少些抱怨,多些思考與行動,過你想要的生活并非什么難事!
NO2.明白你為誰工作
有人說,"職場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無法選擇你的老板!"如果當下的你,因為遭遇老板的不公平待遇,每天處在憤憤不得自拔的工作狀態中,那么,大可"以退為進","甩了他"!要知道我們工作的價值用最簡單的分析,除了滿足我們自身的生活物質需求外,更是表達自我社會意義的一種價值認同。工作在很多時候都是刺激生活的沖勁和動力!因此,你必須將需要優先考慮的事重新排序,在工作中追求自我成就感,不要因為"老板"原因忘掉工作實質目標,同時更要調整你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期望值。
NO3.找到"窮"與"富"、"忙"與"閑"的平衡。
其實對于"窮"與"富","忙"與"閑"并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數字劃分。而有錢也并非奢求。這是因為,對于有錢到底意味著什么,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其實,就有錢而言,最讓人吃驚的一個事實就是:人們總認為比自己現在的錢更多的那些人便是有錢人。你將發現:如果你現在對有錢的定義是每年掙50萬元,一旦達到這一收入,你對有錢的定義起碼會變成每年掙100萬元!搞清楚要錢干什么、錢將怎樣改變你的生活,而不僅僅是確定一個數字然后拼命朝這個數字去努力,甚至將之"窮""富"與"忙""閑"的字眼組合中,也加之感情色彩。
NO4.你必須積累財富
雖然我們不相信"貧賤夫妻百事哀",金錢也不能帶來全部幸福。不過,在這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時代,積累財富則是提升我們生活品質的必須門檻。這也是《錢經》倡導的理財理念的用意,理好財,你不僅會享受到財富數字增長的樂趣,更能享受財富帶來的品質生活。
NO5.適時地控制欲望
有人認為,通過滿足欲望的手段和資源擴張后就會取得一種幸福感。比如要住豪宅,買到了便覺得幸福!但為什么全世界沿著這條路走的人最終都解決不了幸福的問題呢?誠如馮侖在《野蠻生長》一書中談到的,原因就在于欲望永遠比滿足欲望的手段跑得快,而且欲望是永遠滿足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