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刻珍品幣幾可亂真 |
發布日期:2004-11-14 14:3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在北京報國寺古玩工藝品市場每屆錢幣交流會上,逛市場的人們都能見到一位40多歲矮壯的男子,在設攤出售手工雕刻的古錢幣。這些用金、銀、銅、象牙、螺鈿等材質雕刻的古幣,有仿雕母錢、仿樣錢及歷代名品錢,還可以應求購者的需求,按圖加工仿刻錢,定期交貨。這位仿刻古錢的匠人就是遼寧省沈陽市的宋存江。 宋存江仿刻的古錢,書體較為流暢,筆劃深峻,錢文布局均勻,可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他除仿刻古錢外,也開爐鑄造其他青銅珍幣,做上的紅斑綠銹十分逼真,行家也常交學費。據他介紹,他鑄造的微型半兩錢,銷路很好,還有人訂制。
宋存江稱自己絕不騙人,不做黑心事,“賣的就是手工工藝品錢”,但是有人拿他的仿刻錢去坑人他管不了。誰買他的仿制錢,他都向買者明示這是仿刻錢。他的仿制錢的定價是按原料費加手工費,每枚的價格少則百元左右,多則幾百上千元,金銀及象牙、螺鈿刻錢自然價格昂貴。
復制古幣早已有之,有的文博單位為了工作需要復制古幣。1997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原館長俞偉超主編的《中國古錢大系》一書,古幣圖片4819種囊括中國幾千年歷史,就是用復制古幣拍照的,書中為每枚古幣注明了市場參考價值,這是浩大的一項工程,為館藏珍稀古幣與廣大人民群眾見面,做了一件大好事。一些復制珍品幣更讓古幣收藏者大開了眼界。對某些珍品幣,一般古幣愛好者只有耳聞,沒有目睹,有些珍品幣是孤品,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而且私鑄錢幣古來就有。戰國及兩漢時期,官府對民間私鑄錢幣,有時鼓鑄,有時打擊,歷朝歷代對盜鑄錢幣也沒完全禁止過。考古發現戰國時,不少國家就有過鑄造別國錢幣的事實。近代,鑄造珍稀古幣的贗品幣時有發生。我國有的著名古幣收藏家就曾用巨資購買過贗品錢。近年來,收藏古幣之風迅猛,因暴利的引誘,作假之風更加囂張,挖空心思用贗品充當真品;用花言巧語把普品,甚至是贗品描繪成珍品,以售其奸。
今年年初,有人把宋存江仿刻古錢帶到上海當作雕母錢賣了5萬多元,這位受騙者今年6月來京參加報國寺錢幣交流會,發現老宋攤上擺有同樣的雕母錢,才發覺自己上當受騙。宋存江能管好自己不騙人,但是管不了騙子的行為,筆者想向老宋提個建議,借鑒造幣廠的做法,在仿制幣的外緣刻上“仿制古幣”4個字,不讓騙子鉆空子、損害仿制者的名聲。
(《中國商報 》梁學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