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品 拿什么信任你? |
發布日期:2004-10-16 7:4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金融時報
|
|
|
據最新消息,浙江當地三家銀行機構的8份消費貸款合同已經通過工商部門的審查,通過審查的這8份消費貸款合同分別屬于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廣東發展銀行杭州分行和浙商銀行。這些合同的不同點在于:以往合同中規定消費者必須在銀行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現在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險種進行投保;以前的合同往往規定消費者不得以任何方式處置抵押物,現在,消費者可依法將抵押物出租,或將余額再抵押。通過審查的合同還明確規定,消費者和銀行可以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確定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和管轄權;經審查的合同刪除了以往合同規定的消費者應負的不平等違約責任和處理條款,對銀行要求消費者自愿放棄一切抗辯權等條款也予以刪除,同時,現在的合同文本還增加了銀行違約應承擔的相關責任。
8月18日成立的浙商銀行還作出承諾,消費貸款合同中的抵押登記費和公證費將由銀行承擔50%,而在此前,這些費用往往都是由消費者全額負擔的。
讀到這條消息,不覺令人一爽。曾幾何時,那些在中國老百姓看來似遠似近的一些金融產品或者是金融服務總是昂著“高貴”的頭,那些熱情的宣傳與種種煩瑣的手續,與讀起來有如“天書”般密密麻麻的條款,與許許多多解釋含混的理由等等在實際運用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許多人購買了金融產品,但對其中的來龍去脈卻仍是一頭霧水。就說現在熱賣的各種基金,許多購買者都是沖著銀行宣傳的高收益去的,而對它到底是怎么運作的卻都茫茫然,當然也就更談不上對其風險的認識了。老百姓反映問題很多的保險投資連接產品,應該說其設計方面的問題和我國股市的低迷碰到了一起,但保險公司的態度一直都不十分明了,推銷員更是只要錢進了保險公司,就連面也不露了。許多購買了投資連接產品的顧客都不知道自己的投資收益每年有多少?這筆資金是怎么運用的?這樣的例子我們還能舉出很多……人們不禁對金融產品開始打起問號來了。
說到底,人們對金融產品的消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中國的老百姓尤其如此。建國后,我國金融事業的發展是扎扎實實的。金融組織體系逐步健全,有力地支持了國家經濟發展。同時,在廣大群眾中間也穩固了自己的聲譽和地位。改革開放以后,金融更成為國家經濟的核心。不能不提到的,金融行業也是國家嚴格控制的行業,一直以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手段著稱。這種觀念上的認識,應該就是老百姓從事金融活動最根本的基礎。
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了,加入世貿組織了,這個信任也就離不開市場法則了。市場的法則是什么?當然就是老百姓的需求。老百姓有需求,金融產品才有市場。而對這一點,一些金融機構卻往往總是反應遲鈍,要不是就置之不理。事實上,人們對金融機構制定的規章制度是能夠理解的,問題就在信息的透明度上面。現在國際大公司都有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我國的價格體制也在不斷改善,收費聽證受到老百姓的關注和歡迎。相比之下,金融產品的相關方面就顯得落后了。前不久沸沸揚揚的借記卡收年費以及深圳商家聯合罷收銀行卡事件,盡管各有其原因,但銀行方面信息程度不高,缺乏對消費者的解釋宣傳,不能按市場規律調整自己的營銷策略和價格,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浙江部分銀行的做法使人感到鼓舞,就是他們在尊重消費者的基礎上,又提升了銀行的信譽度。
專家指出,伴隨著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的興起,包括了航空、汽車、房地產、電子產品、金融產品等在內的與消費升級相關的行業今后可望有突出表現。去年底,我國人均GDP達到1090美元,按國際經驗這將成為社會消費結構升級的標尺。另據法國巴黎百富勤不久前的“中國消費前景”調查報告,中國人均消費從2003年至2020年將增長10.8%,新的消費高峰就要來臨。不僅如此,在我國的金融行業,中間業務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推進,其利潤空間越來越受到重視。看到了這一點,恐怕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了。因為現在吸引老百姓購買金融產品的,已經不能只靠一種觀念上樸實的信任了,除了先進的計算機硬件之外,透明的信息傳達、完整明了的宣傳解釋和完善的售后服務所占的比重已越來越大。
據了解,浙江除以上三家銀行機構之外,目前其他的一些銀行也都有所動作,如要求總行組織人員修改格式條款,或者授權分行進行修改;或將修改好的消費貸款合同文本報總行審查等。浙江是目前我國市場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因此這里的金融機構市場化程度也相對比較高,而他們的經營效益在各金融機構中也名列前茅。由此,他們能夠率先這樣做,理由是十分清楚的。
|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10-16 7:47:12編輯過][/color][/alig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