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至今,我國先后發行了5套人民幣。第一、二套人民幣分別于1955年5月10日、1999年1月1日先后退出流通領域。自2000年7月1日起,第三套人民幣也已停止流通。
隨著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需要,1958年我國開始設計第三套人民幣,1959年方案確定,所以第三套人民幣又稱"五九"版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共計7種券別,即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一種。紙幣共計24種版別,即10元、5元、2元各2種,1元3種,5角、2角各3種,1角9種。硬幣共計22種版別,即1元、5角、1角各4種,2角3種,套裝硬幣7種。1962年4月20日1960年版棗紅1角券發行,標志著第三套人民幣開始流通。1974年1月5日最后一枚紙幣--1972年版5角券發行。1980年4月15日1、2、5角及1元的硬幣發行。2000年7月1日全部退出流通領域。
那么,第三套人民幣為什么要停止流通呢1962年4月20日至2000年7月1日,第三套人民幣在市場上整整流通了38年。部分券別因改變圖案、冠字號碼及顏色等,從70年代起實行了只收不付。第四套人民幣發行后,各種券別就逐步停止印刷投放。到90年代后期,該套人民幣只占整個市場流通量的1.4%。隨著第五套人民幣的發行,市場流通中人民幣券別、版別過多,如果加上第二套人民幣中的分幣,已形成第二、三、四、五套人民幣多版流通的狀況。為了調整人民幣券別種類,便于流通使用,減輕銀行分版清分票幣的工作量,第三套人民幣停止流通,限期兌換,勢在必行。
第三套人民幣有何收藏價值第三套人民幣流通時間長、版別豐富。但是,有的券別發行時間短,后來又實行只收不付,因此小面額票券就很稀少。特別是棗紅1角、背綠1角被人視為珍品,一般不易得到。還有1、2、5角硬幣材質是銅鋅合金,1元硬幣是銅鎳合金,由于材質稀少、發行量也少,當時主要對國外旅游者銷售,在國內只是象征性發行,沒有真正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進入流通領域,而是以其特有的歷史性、藝術性進入收藏領域,市場上實為罕見。據來自郵、幣、卡市場的信息,上品相的第一套人民幣已升值為六十余萬元,上品相的第二套人民幣已升值為3.5萬元。1999年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第三套人民幣停止流通的公告》的發表,為第三套人民幣收藏與上市提供了法律依據。鑒于上述情況,第三套人民幣退出流通領域以后,它會以較強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被錢幣收藏者寵愛。近年來由于我國采取一系列啟動內需、刺激經濟的財政金融政策,銀行儲蓄利率多次下調,這就必將帶動錢幣市場的活躍。第三套人民幣升值潛力不可低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