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116694億元 |
發布日期:2004-2-27 9:5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3年,我國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6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加快1.1個百分點。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改革開放穩步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新成績;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
2003年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情況是: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度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118億元,比上年增長26.7%。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中,東部地區投資24666億元,增長33.6%;中部地區投資10092億元,增長33.1%;西部地區投資7171億元,增長26.4%。
農作物種植結構繼續調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941萬公頃,比上年減少448萬公頃。全年糧食產量43067萬噸,比上年減產2639萬噸,下降5.8%。
工業投資增長明顯快于其他產業。全年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1156億元,增長3.7%,增速比上年回落19.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15007億元,增長39.1%,加快16.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投資26480億元,增長24.2%,加快9.8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10106億元,比上年增長29.7%;全年商品房銷售額7671億元,增長34.1%。
工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152億元,比上年增長42.7%。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1.9%。行業盈利面明顯擴大。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8個行業利潤保持增長。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工業和電力工業新增利潤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新增利潤的48.7%。
價格總水平有所上漲。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2%。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價格上漲3.4%,服務價格上漲2.2%。商品零售價格下降0.1%。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3%。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4.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2%。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4.4%。
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全年對外貿易順差255億美元,比上年減少49億美元。利用外資繼續增加。外匯儲備大幅度增長,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4033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億美元。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達85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1%。其中出口額4384億美元,增長34.6%;進口額4128億美元,增長39.9%。對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均增長較快。
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全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622元,實際增長4.3%。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市為37.1%,比上年降低0.6個百分點;農村為45.6%,降低0.6個百分點。年末全國私人轎車擁有量已達489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46萬輛。年末農村貧困人口為2900萬人。
就業人數增加。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443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92萬人。全年有440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比上年末上升0.3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5490萬人,比上年增加753萬人。全國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0373萬人,增加191萬人。全國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0895萬人,增加1494萬人。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就業和社會保障任務較重;能源、交通供需關系緊張;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偏大,部分行業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比較嚴重;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還比較困難,資源環境壓力增大等。[金融時報 程瑞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