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本報金融周刊登出《拿10萬元做實驗,誰能跑贏CPI》后,令不少投資者吃驚的是---不同的投資方式,結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別!有10 萬元以上存款的家庭越來越普遍,但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同樣的難題:我們的10萬元,如何在未來跑贏CPI?尤其是像今年這樣的情況,CPI依然高,但股市不敢進、基金不敢投、房子不敢買。我們該怎樣投資,來捍衛(wèi)自己的10萬元?
【市場現(xiàn)狀】
保本保收益型產品熱銷
一位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自監(jiān)管新規(guī)定下發(fā)以后,成都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驟然減少,而前段時間股票市場收益下降,原先密集的打新股產品也在降溫。"現(xiàn)在基本上客戶也傾向于購買保本保收益類的產品。"
據(jù)上周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近期保本保收益類產品占據(jù)了市場的主流,其中投資方向主要是債券、票據(jù)及信貸資產等低風險品種。其中,又以3個月內的短期保本保收益型理財產品最為走俏,比如光大銀行陽光理財T計劃,年收益率3.3%,8天就回籠資金;民生銀行的保得產品4號,期限1月,年收益率3.2%;招商銀行的"招銀進寶"票據(jù)理財產品,56天的期限,年收益率能達到4.4%等等,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這些流動性好的理財產品在當前最受投資者歡迎。
民生銀行理財師蔡潼分析認為,在目前股市短期趨勢無法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除了觀望外還在尋求資金閑置的避風港。保本保受益類產品"收益高于活期存款,而且期限靈活以待股市反彈",當然受到投資者青睞。
中老年排隊買憑證式國債
4月15日,2008年第二期憑證式國債開始面向社會公開發(fā)行。多家銀行銷售網(wǎng)點門口一大早就排起長隊。
在購買國債的客戶中,中老年人是絕對主力。銀行人士分析,國債絕對收益高于相應期限定期存款是其吸引中老年保守投資者的優(yōu)勢之一,而在當前股市震蕩、打新產品收益不佳的現(xiàn)狀下,其穩(wěn)健優(yōu)勢也讓許多保守型投資者重返國債投資市場。
"股市說跌就跌了,黃金嘛,漲漲跌跌也沒個準。還是國債好,穩(wěn)當!"買了2萬元國債的趙先生說。記者了解到,成都市民出手"闊綽",很多人一次性購買就達10萬元以上。為了讓更多人買到國債,一些銀行網(wǎng)點不得不要求每名客戶單筆購買的最高限度為100萬元。
據(jù)了解,此次發(fā)行的憑證式國債3年期票面年利率為5.74%,5年期票面年利率為6.34%,而根據(jù)央行公布的現(xiàn)行利率水平顯示,目前3年期定期存款稅后利率在5.13%左右,而5年期定存稅后利率也在5.56%左右。國債收益明顯高于相應期限定期存款。此外,國債利率不隨利率調整而改變,而現(xiàn)在的利率水平基本在高位運行,國家宏觀經(jīng)濟控制在逐步顯效,加息預期逐步減弱,憑證式國債價值凸顯,成為不少保守型投資者的新寵。
【問卷調查】
10萬元投哪兒 1/4的人仍選股票
如果手上有10萬元,市民們最想把錢投向何處?上周六記者向參與本報理財學;顒拥氖忻襁M行了問卷調查。在問卷中,記者列出了股票、銀行打新股、股票基金、偏債基金、投連險、房地產、購買金條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等8種投資方式,共收到100份有效調查問卷,其中一些問卷進行了多選,使得參與者變?yōu)?48 人次,最后的統(tǒng)計結果出人意料,股票仍然最受青睞。在收到的問卷中,有37人次表示今年傾向投資股票,占總比例的25%。
而對于今年投資股票收益的預期,有40%的人認為收益率可達到7.6%~20%,54%的市民認為今年股票收益能達到20%以上。
投資基金的人數(shù)緊隨股票之后。調查表中,最愿意投資基金的有34人,其中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有20人,占總人次的13.51%,另有9.46%的人表示想投資偏債基金。而超過半數(shù)的市民認為,一年下來,基金的收益率能跑贏CPI,收益在7.6%至20%之間。
排名第三位的是投資房地產,共18人選擇,所占比例為12.16%;15人選擇了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排在第四,所占比例為10.14%;只有12人選擇銀行打新股理財產品,所占比例為8.11%。
31%成都投資者去年沒跑贏CPI
在問卷中,涉及到投資收益的問題。對于去年的實際投資收益和假設今年投資10萬元的預期收益,調查結果仍然讓人吃驚。
31%的人去年的投資收益在7.6%以下,低于成都的CPI,所占比例高于其他選項,可見去年大多數(shù)人沒有跑贏CPI。而今年的預期收益仍然有14%的人選擇7.6%以下,顯現(xiàn)出明顯的悲觀情緒。
對于"你認為這10萬元的投資一年收益大概是多少"的問題,選擇7.6%~20%的共48人,所占比例為48%,選擇20%~40%的占30%,選擇40%以上的有8%。
反觀去年的投資收益選擇,選擇7.6%~20%的共占28%,選擇20%~40%的占24%,選擇40%以上的占17%。
在講座之后,記者邀請演講嘉賓恒安標準人壽首席營銷官張見和恒安標準人壽四川分公司總經(jīng)理唐曉峰做了同樣一份問卷,張見最愿意投資的是股票型基金,而唐曉峰則選擇了投連險。收益方面,兩人的選擇相同,去年的投資收益為7.6%~20%,幾年的目標仍然在這個區(qū)間。
"你選擇的投資方向,取決于你要干什么。"張見說,如果明年結婚,10萬元到時候得拿出來用,就該選擇保本型的理財產品。而如果10多年后要退休,也許選擇投連險來保障自己的晚年更好。
【專家意見】
李要深:
我傾向投資股票型基金
如果有10萬元,在專業(yè)人士看來,應該如何進行投資?
西南財大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李要深表示,首先應該拿相當于1~2個月工資的資金存在銀行,以應對流動性的風險;其次,購買一些純保障型的保險,比如人壽險、醫(yī)療險、財險等,鎖定風險;但不建議客戶買投資型保險,他認為這類產品流動性比較差,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配置。
對于追求穩(wěn)妥的客戶,他建議投資者考慮銀行穩(wěn)健型理財產品。目前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相當可觀,比如重慶銀行的一款收益8.8%的信貸資產的理財產品,深圳平安收益能達到7.5%的理財產品,不過成都暫時還沒有這么高收益的銀行保本理財產品。
對于偏激進型的客戶,李要深建議,目前大盤表現(xiàn)不好,但個股表現(xiàn)各異,也有不錯的投資機會。對于拿10萬投資基金的客戶,他建議"選擇表現(xiàn)中等偏上的基金,具有較好的持有性",而不要選擇前一年排名特別靠前的,因為每年的行情不同,當年排名太靠前的,今年收益很難有上佳表現(xiàn)。"我個人比較傾向投資股票型基金,因為我對基金和股票比較了解"。
徐建明:
用10萬元投資,我選黃金和收藏
對于10萬元今年的投資方向,資深理財專家、上海理財專修學院執(zhí)行院長徐建明認為,今年不同去年,整體資產的價格成長速度會放緩,防守在今年的理財中占據(jù)首要地位。
不過,對于有人說今年最好的投資就是不投資,徐建明稱也不完全是這樣,"并不是要你完全退出,把錢全放在銀行是不行的,那樣肯定跑不贏CPI"。只是說今年應該持防守的心態(tài),更加分散自己的投資,強調配置,固定收益的投資應該增加。
"如果叫我選擇的話,黃金和收藏是我比較看好的。"徐建明的投資策略是,如果買基金,以前牛市的時候可以偏好股票型,但今年如果只有10萬元,則應該考慮定投方式的基金、平衡性基金。
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