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美 |
發布日期:2003-9-25 0:3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朦朧美
與市場許多朋友探討金銀幣市場未來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要大力發展收藏隊伍,收藏者是金銀幣市場的基礎!笔堑,筆者很贊成!這句話是真理。
然而再仔細一想,什么是收藏者?有一種解釋是收藏者是花一定金錢買來藏品,獲得精神愉悅的消費者。那什么是投資者呢?按上述解釋,投資者就是以一定金錢買進藏品等待獲利賣出的人。那么一個收藏者買進2個金幣,漲價了,賣出一個,收藏一個,他算什么人呢?
有一個說法收藏者是投資者的斂財對象,那么萬一這位投資者選擇錯誤,低價跳樓給收藏者,那么他還斂財嗎?
再比如一個老幣“龍文化”,去年甲收藏者450元買進,今年他不想玩了以1200元賣給了乙收藏者,這又算什么行為呢?乙被甲斂財了?
每次我都會想好久。因為孤立地將市場中的收藏和投資行為對立起來,對市場一定不是好事。一個充滿猜忌、怨恨的市場是沒有激情的,當然不可能走牛。這個市場誰喜歡唱空?手上沒東西想進來的人才唱空!
前些時日在某論壇上看到對混沌理論的探討,看后,忽有感悟。筆者不懂混沌理論,但文中說:“以混沌理論為代表的新一代科學理論認為無序性或混沌狀態是宇宙事物的根本特征,有序性不過是其無序性本質的外在表現。”如果真是這樣,筆者倒想談一下自已的看法:以前人們之所以把宇宙看成是有序的,是因為那時候人們的眼界太狹小了,在一個局部范圍內找到了規律就覺得整個宇宙都是有規律的。現在發現,其實那些規律都有被打破的時候,于是某個范圍的有序性只是其更大范圍的無序性的外在表現。
回到金銀幣市場上,收藏者和投資者的角色其實也是無序的、朦朧的。收藏者買進金銀幣除了獲得精神上的愉悅,他也會考慮保值增值,在轉讓藏品的時候他的行為變成了投資行為。而投資者呢?你如說他投資買進一版春節金幣,他也可以說我是收藏,郵票可以收藏小版張,金幣為什么不能一版一版收藏呢?再說得夸張點,比如投資買進一盒彩金馬,他也可以說我收藏了一盒彩金馬,郵票還可以收藏一封小型張呢!
再說誰賺誰的錢。筆者也認為是很模糊的事情,按前期運作思路,貴妃醉酒一路從3000多元到28000多元,其間一定有收藏者從莊家那里買進,后獲利又賣給莊家的,這怎么說呢?難道說收藏者賺莊家的錢。
筆者以為這個市場的收藏者、投資者都在為市場作貢獻,收藏者因為交易規模較小所以往往是從個體角度看問題,而投資者其實只是規模較大的消費者,他們買進金銀幣上漲了(并且有人愿意買的話)那么他是獲利的,由于進出數量大,所以獲利也較可觀,但是如果他選擇錯誤,那么虧損也是同比例放大的。
每一個人都平等地在這個市場為了獲得收益而承擔相應的風險,我覺得我們只需要遵循這個有序的層次。
佛家曾講人的修為,即人認識事物的能力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層次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次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那么,筆者也認為,在這個市場也分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看漲是漲,看跌是跌。因為除了漲跌,你什么也看不出來。第二個境界是看漲不是漲,看跌不是跌。這時,你看到了漲跌背后的東西。第三個境界是看漲還是漲,看跌還是跌。因為,萬法歸于自然,一切復雜歸于簡單。
市場就是這樣,朦朧一點、簡單一點更美,因為有序是局部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