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現象之一------------逼空 |
發布日期:2003-7-26 20:4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逼空
投資市場有一句箴言:[B]空頭不死,多頭不止[/B]。
當上漲趨勢形成,多頭往往得理不饒人,一步步將空頭逼入絕境,雖然空頭會有很多反撲,有時甚至是那么的理直氣壯,但是空頭所有努力只會激發多頭的斗志,依靠趨勢的力量一步步殺死空頭。(請原諒我使用比較直接的語言,但是市場確實是如此的殘酷)
試舉例至上周末大商所豆粕期貨走勢:(參見圖一、二、三、四)
大豆用作榨油后變成豆油和豆粕,豆粕用作飼料,所以豆粕和大豆走勢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是就是因為這個“關聯性”習慣思維,將8月空頭一網打盡。
7月8日后,大豆價格暴跌,不論是國內大商所還是美國芝加哥CBOT,大豆走入了熊市。所以一批實力投資者想當然的認為豆粕價格也必定暴跌,于是大量拋空。然而事與愿違,8月豆粕多頭一步步的將空頭逼入絕境。雖然目前的豆粕價格已經無法從大豆的價格來理喻,所有的理論全部是支持空頭的,但是正確的理論有什么用呢?現實是只要你持有空頭頭寸全部爆倉,拿著交割單回家去吧。上周五我在電梯間碰見一位割肉了的投資者,他憤憤不平的大罵多頭過分投機,我冷靜地告訴他:你沒貨拋什么空?多頭要你的貨,你有本事給他。是你過分投機,因為你沒貨!
這就是殘酷的市場,也許過幾天豆粕價格漲得比大豆高(豆腐渣比好豆價格高,我靠!),但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呢?市場很公平的在那里,你要拋空就把貨給他,否則是你的錯。
同時市場的殘酷還在于它不讓你的習慣思維獲利,不讓你的懶惰、不愿冒風險獲利。
當8月豆粕步步上漲,價格越漲越玄的時候,也有部分自作聰明又不愿意冒風險的投資者,想當然的認為所有豆粕都會跟風上漲,既然8月份那么高了,我就買入1月份的---因為它價格低、風險小一點。結果市場是公平的,只有高風險才會有高收益,你不愿意冒風險,市場就不會讓你如愿,我們可以從k線圖上看出,所有的1月份多頭全部虧損。
[B]金銀幣市場呢?[/B]
想必大家已經被開光佛指的走勢弄得心煩意亂,這可以從論壇中可以看出。因為我好久沒看到研究這枚金幣文化、制作、重要意義的文章了,充斥著的只是價格、價格!
在多空決斗中,空頭敗得很徹底!
記得發行前某紀念幣網李姓網友曾反復說5000元以上全是不可接受的,結果呢?在連續氣勢洶洶唱空后,終于不提了。我看到一位網友寫給這位李姓網友的帖子,大意是:我就是因為聽了你所說的5000元以上是高風險區,所以錯失大好機遇,結果被迫在10000元以上買入,這些損失怎么算!
是的,[B]踏空和套牢一樣,也是風險。[/B]
現在又有一位自稱散戶保護神的什么包子網友,大聲疾呼開光佛指是莊家惡炒的結果,要大家規避風險。不過很可惜,他說得早了一點。搜索他的發貼紀錄,可知他是從12000元左右開始竭力唱空的,并且隨著價格的上漲,越來越活躍,但是毫無疑問他看錯了趨勢,因為今天這枚金幣的價格已經穩穩站住了15000元的關口。也就是說如果散戶沒有聽從他的言論,在12000元買入,今天15000元賣出,已經獲利3000元,有錢賺不好?!
金銀幣市場充滿著風險,但是正是因為風險的存在才會產生收益,要想無風險的坐等莊家抬轎那實在太小看莊家的智商了。
由此我忽然想起我的好友石頭城先生曾駁斥一個雙龍鈔的觀點:那時網上曾有人說雙龍鈔一定會到2000元,有一個反對意見說即使他到了2000元仍舊會回到800元的。當時石頭城說,那你現在買進到2000元賣出,不是獲利了,他回到800元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為這個石頭城的回復拍案叫絕。
那么現在的開光佛指呢?從6000元起步,一路上漲到目前15000元,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每一次的買入都是正確的,如果你不貪,馬上就可以獲利的,還有比他更好投資品種?
開光佛指與雙龍鈔不同的是他沒有莊家,他是市場供求決定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一種思維共振的結果,我一點不懷疑老寧波、葛祖康等市場知名人士的眼光,從筏客點金中知道,他們也參與了多頭行動。我大膽的估計他們也許是受場外禮品買盤的委托才購入的,因為他們不可能做莊。
[B]開光佛指的多空之爭遠沒有結束,本文決無給多頭火上加油的意思,文章的本意是揭示市場的一個現象----逼空!
對多頭而言他是那么的蕩氣回腸、引人入勝;
對空頭而言他是那么的刻骨銘心、怨恨交集![/B]
[upload=jpg]UploadFile/20037262041558556.jpg[/upload]
(圖一)
[upload=jpg]UploadFile/200372620422380125.jpg[/upload]
(圖二)
[upload=jpg]UploadFile/200372620425364868.jpg[/upload]
(圖三)
[upload=jpg]UploadFile/200372620432419159.jpg[/upload]
(圖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