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精英理財,個人的標準是每月收入-支出后,能夠有超過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的專業人士,或者老板.
當然,作為精英,和大眾理財都類似的第一步,就是開源節流.增加收入和減少支出同步.
首先是強制儲蓄.接著建立安全網(保險),然后再對資產進行配置和規劃.
理財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必須明確.短期,可能是將資金更好地運用,以便保持購買力甚至增加購買力,買某種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務;
中期,一般為了資產抵御通漲的威脅和滿足家庭需要.
長期,爭取穩健而能對抗通漲的現金流,爭取更多被動收入為老年退休生活做好規劃.
綜觀以上各點,其實精英理財和大眾理財基本一致.只不過精英通常有較高的資本和技術,在收入方面有比較大的競爭優勢而已.而理財陷阱很多,大家如果想知道只要搜索一下就看到了,什么原始股,操盤,林業,養螞蟻之類的東西.不一一列舉了.
而且,配置是關鍵,而不是單純收益率高低.一般有幾種:3/3/3/1,6/3/1,4/5/1等等,把錢放在債券,股票,現金等價物這些地方,根據自己的需要.![震驚~ emoticons|E___4226ZHYXSIB|震驚~](http://d1.sina.com.cn/myshow/data/misc/gif/E___4226ZHYXSIBT.gif)
而作為投資者,首先你必須了解自己的時間.你喜歡中期還是長期投資?短期投資多數以失敗告終,特別是高昂的手續費會吃掉你90%的利潤.而如果你要中期投資,就必須兼顧趨勢和價值的平衡;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他們只需要關注價值本身,并在市場過度狂熱的時候離場即可.
投資中有許多謊言:
1,長期投資都是賺錢的/短期投資發大財
首先巴菲特全世界只有一個,況且在當年市場最狂熱的時候他也把基金解散了,但是他依然是長期投資者.作為老百姓,我們也不該只聽到基金經理和某些人的說辭,而自己不調研.畢竟長虹就是反面例子.而短期投資正如上面所說,做對了賺一點,做錯了還虧手續費.
2,我們的機構是專業的,所以會賺錢比老百姓好.
這可能是最具誘惑力的語言了.首先專業不代表就能贏.大家查資料就會發現50%以上的主動投資基金都玩不過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其次,市場環境決定了市況變壞時機構無法離場,由于契約規定的艙位問題不如個人投資者走得那么干脆.
3,某某投資,比什么什么好.
最常見的說辭在銀行,賣保險的,逐漸到了基金,還有蔓延到外匯,期貨等等.這類說辭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說風險,不說你要交納的費用,不說法律是否允許,拿著幌子出來忽悠人.
說了那么多,其實投資關鍵要:合法(不會給國家法辦導致血本無歸),知識(你對于產品的了解)還有耐心(等待趨勢的出現再投資適當時候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