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了,年紀大了,工作忙了,家庭責任又重了,到底要怎么多多賺錢呢? 看看張婷女士,工作的8小時排得是滿滿的,孩子還是要張婷自己操心。好在家里還是小有資財,但錢多了,麻煩也多了,讓錢更好的生錢,卻成了張婷頭痛的事。但是同事朋友在牛市瘋狂的時候經常開玩笑說,天天叫你為"漲停"我們也能粘點財氣的吧!張婷自己也笑言,自己的生活是天天圍繞有關錢的三件事展開的:工作掙錢,為兒子花錢,以及讓錢生錢。要是股票能天天如自己的名字一樣漲停了,那也就不愁啦!這兩年的股市房市的雙牛,使大家對收益率的預期發生了很大改變,而投資房市和股市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我們到底要怎么賺錢? 2008年,2009年,尤其是長期而言,我們的財富增長夢想,是否還可以象前兩年一樣?夢想還能持續嗎?我們來看看張婷這一家是怎么利用自己的長處,去賺自己能賺的錢,又怎么在理財專家的指點下,重新讓家庭資產更合理化呢?希望本文對那些有所特長的投資者有些幫助。 張婷的家庭簡單介紹 家庭的女主人張婷今年35歲,在一家知名的外資化妝品公司做財務總監,工作多年,輕車熟路,工作狀態相對比較輕松,不太加班。年薪20萬。 老公,在一家民營的房地產企業任副總,將近40歲。因為房地產開發項目常在外地,所以常常在出差的狀態中,即使回到上海,也有很多商務會談,在家的時間不多。年薪40萬。 兒子,剛上小學,平常由張婷的父母幫助帶。 張婷的家庭資產負債表單位:萬元 資產金額負債金額 金融/生息資產 110 現金 5房貸 200 銀行活期 20 銀行定期 10 股票和基金 50 債券 5 保單現金價值 10 保值性商品 10 個人使用資產 830 房產 800 車 30 耐用消費品 10 總計 950 200 家庭收入支出表(2007年,現金制記帳)單位:萬元 年收入 122 家庭工資年收入 60 利息及投資收入 50 租金收入 12 年支出 58 房貸歸還 35 衣食住行 15 孩子教育及其它 3 其它 5 結余 49 一、會計教授啟發 說起張婷的投資故事,她自己從來沒有總結過,但是上次2007年11月聽了一次講座,主講人是會計教授,利用分析會計數據,做股票非常得心應手,說是要掙錢就要利用自己的專長。 會計教授說,我選股票的方法很簡單,專門通過會計指標來選股票。但是原始的會計指標一般不會直接用,而衡量上市公司業績的會計指標是他調整過的,原則是剔除非主營的及非經常性的收益,看重現金流。挑好股票后,買賣機制也很簡單,比如,市盈率低于20倍的就買入,超過40倍時拋出。會上有人提問,說各個行業適合的市盈率不一樣,那怎么辦?比如說,鋼鐵股,市盈率明顯偏低,20倍買,40倍賣是不是不合適?同時,會計數據本身,可能有造假及水分,調整不出來,而且會計數據都是過去的經營業績,對未來公司的業績表現是否真有指導意義?教授表示部分同意,但他又說:"我只賺我能賺的錢,我是個會計老師,我的專長就是用會計指標選股,然后根據我定下的市盈率的標準買賣股票。這個方法當然不完美,但是能讓我賺到我可以賺到的錢,其它的方法,可能也很好,但是我不會用。"據說他自己的方法,在2007年的收益率達到了160%左右,業績勝過大多數基金。 的確,現在有很多的投資方式,基金、股票、房產、黃金、鉆石、收藏品等等,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投資喜好,但是看到會計教授利用自己了解財務知識,巧用到投資股票,居然也是獲利菲淺了。 張婷自己是做財務的,很認同教授的說法,其實,這個方法,并非是該教授的發明,很多投資大師都認同這個方法--投資作自己熟悉的事情,賺到自己能夠得到的錢。而張婷自己,其實更是早在身體力行。 1.從最熟悉的做起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有一些最好的持股是這樣來的,帶兩個孩子去商場,給他們一些錢,看他們買什么,然后去考查這些商家,選擇其中的一些進行投資。 其實,我們投資,也可以從身邊熟悉的,自己喜歡的東西做起。 張婷的老公是一個房地產公司的分公司副總,對房產很熟悉,張婷自己也一直信奉中國人的"有斯土才有斯財"的信念,喜歡實實在在的房地產投資。所以,他們家前幾年,錢幾乎只投資房地產。 第一次投資是在1997年左右,上海的房價還在當時的相對高位,好一些的地段均價6,000-10,000元/平方,張婷買的是衡山路上的一個老高層的一個二室戶,價位也高達8,000元/平方,基本上是傾囊而出,但當時圖的就是個好地段。之后房價出現大跌,老公雖然覺得沒什么關系,張婷算算帳,虧了有15%,有點慌了,房價略微回升一些,她就趕緊將房子平價出手了,之后其實房產就開始一路上漲。再投資時,張婷就準備做長期投資,不再看短期的波動了,而且實際上,自此以后,張婷在老公的指引下,對房產投資基本都是堅定地看多了。 后來考慮到三房的需求越來越多,以及浦東的成長潛力,張婷在2000年左右買了浦東八百伴附近的一處三房,比較老的小區,但地段非常好,走到八百伴只要5分鐘。當時還不覺得是非常好的地段,但張婷一直持有這套房產沒有動,現在這附近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是浦東第一商業區了,同時也有很多寫字樓,因此房價和租金都猛漲,光房價就漲了有4倍之多。這個房子拿到手后,張婷因為是做長期投資,當時就做了一個比較好的裝修,租給附近上班的有家有口的白領,現在的租金,更是高達10,000左右了。資產增值了4倍,而租金又豐厚,這套房子是張婷最得意也最成功的投資作品了。 張婷的另一套投資的房產,在上海附近的郊縣松江區,是在2003年,當時松江新城在規劃一個新的主題小區。 因為距離上海的距離比較遠,知道的人不多,賣的時候也不火。但張婷從老公處聽說了松江的整體規劃后,覺得松江有可能成為上海的后花園,尤其是自然環境好、依山傍水的小區,可能會成為上海人有錢人未來養老休閑的場所,也可以成為一些上海人周末住的地方,堅持在松江看房3個月,最后舒服舒服地在那個小區內挑了最好的樓層和朝向。時隔4、5年,這套房產也已經增值了三倍。 說到買房投資,張婷還頗有一些很實用的觀點總結: 1、市區內要買最好的地段,郊區要買最好的環境 2、以房養房,有了第一套投資房后,立刻租出去,用其租金來還貸 3、要用發展的眼光看投資房產,要領先現實的需求一步,就可能獲得更好的增值。 也就是說,在大家都買兩房時,要考慮未來的主力需求是不是三房,而當三房很普遍時,要考慮大家未來會不會升級到買四房,還是有更新的居住要求,而且在成熟的區域賣的很火時,要考慮新規劃的區域會不會有更好的成長潛力。要領先現實的需求一步,就可能獲得更好的增值。 4、要相對長期地持有,因為交易成本越來越高。 5、只投資房產,因為房產還有幾年的成長,同時也是自己最熟悉的領域。 不過,這兩年房產交易成本激增,而貸款變得比較難批,張婷基本也不準備繼續投資房產了。原來的兩套房產未來幾年也不準備動了,浦東的賺租金,松江的準備先租出去,以后等年紀大了,自己去住,而將現在自己住的浦西市中心的房子,租出去。這樣,在還清房貸后,兩處房屋的租金,就夠未來養老之需了。 2.適當地多元化 因為工作比較忙,還有孩子教育的問題,夫妻兩人平常除了喜歡看房,和朋友聚聚,其它的愛好也不多,周圍朋友家里的收藏品看起來很好看,但是要碰到贗品,用來投資覺得就很虧啦。張婷認為收藏品的水太深,自己也不熱愛,在投資上也不加以考慮。 不過,張婷到底是做財務的,也知道投資要適當地多元化,不能只投資房產一個品種。她認識一些保險行的朋友,所以很早就開始買保險,但她買保險,同樣一直遵循一些原則,比如不買分紅型的,只買保障型保險產品;保障型產品的購買順序是:先買大病保險,然后是意外,最后是養老等;被投保人的順序是,先保家庭收入最多的先生,然后是妻子,最后才是孩子;保費總額不宜超過年收入的10%。保險并不是投資,夠用就可以等等…… 說起保險的理財這種方式,張婷還真是頭頭是道,說養老險近年以來利息率太低,已經很久沒買了,手上的養老險,還是2000年以前買的。至于談到隨時清點一下家庭保單,她是最深有體會的,其實不是所有的保險都要每年續保的,如意外,有時新單位會給員工買意外險,自己就不用買了。有時原來單位有很好的醫療保障,換了單位后如果醫療保障不足,就要自己考慮購買一點。另外,張婷還很關心保險行的一些新趨勢,如她比較早地從保險界的朋友處了解到平安推出了車險直銷,可以比從代理人處買便宜15%左右,而保險購買,也可以開始通過專業的保險中介機構進行,在客觀性、服務、費率上都有一定優勢。 保險之外,基金和股票原來是張婷一直不碰的。據張婷說,家庭因為在房產上投入太大,手上的現金一直也比較緊張,同時,房產的高增長,也讓她樂不思蜀,因此一直未關心證券,更不要說去考慮投資了。 不過,前兩年因為行情好,張婷也開始嘗試買股票。而張婷開始投資基金是在2005年,說來有趣,她的第一只基金,買的是上投摩根的阿爾法基金。當時說是幫朋友完成銷售任務,不過也就是表表心意,隨便買了1,000份,之后自己也忘了。去年想起來時,已經漲了4倍多,而張婷自己選的股票的回報卻遠遠不及此數。張婷因此又賣掉些股票,改買基金。在她現在50萬的證券投資組合里面,股票占20萬,另30萬有5萬是上投的阿爾法,還有25萬是在銀行買的07年發行的新基金。 張婷是財經學校會計出身的,金融行業里很多自己的同學,加上身邊很多做股票的朋友,消息也就很多,不過做來做去,進進出出,換了好多股票,雖然經常抱著漲十幾倍的夢想,也賺了些錢,但是始終沒有做過大盤。也可能是張婷財務出身,很喜歡分析問題,又比較細心,所以買了股票后,一直都要關注每天的漲跌,不斷地向消息源打聽推薦的股票的情況,弄得自己很疲憊。見面談起來,經常就說,如果這只早點拋就好了,那如那只多持有一段時間就好了,焦慮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2007年初持有的鑫富藥業,當時12元多進的,超過20元時拋的,后來一路狂漲到90元,深悔拋早了,因此另一只中信證券,在60元買進后,100元時想長期投資了又沒拋,現在卻又回到成本,張婷講起來就傷心。 后來自己也作了總結,個人做股票,要注意以下幾點: 1、消息可以聽聽,但要自己判斷消息來源的可靠性。做股票的人,多少都有消息的,但消息的質量,卻是良莠不齊。如果不能判斷消息的質量,聽消息時,還是小心點。 2、消息面說到底影響的還是基本面,即公司本身的業績變化,所以,自己做股票,也要做一些對行業、公司的研究,而不能一味聽信消息,在對行業和個股沒有任何了解的情況下,重倉買入。 3、對政策大勢的判斷,也需要花一些精力。否則,踩錯了時點,再好的股票也難賺錢。 這些年來通過一開始在熟悉的房產領域里投資,賺了一把,但是隨著房產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貸款難房價高,加上占用資金大,交易成本高等特點,張婷現在覺得還是做好主業,也就是自己的工作,讓財務自由的夢想持續下去吧。 現在張婷和老公,其實都是公司里的中層經理人員,平常工作繁忙,還有一個剛上小學的兒子要照顧,所謂上有老下有小,只恨時間太少。因此,對張婷來說,其實工作和家庭,才是自己的主業,投資理財當然非常重要,但是卻不能將象工作一樣,占用自己太多時間。比方說,如果在證券理財一塊,自己炒股,雖然提供了高回報的可能性,但其操作難度大,從擇股到擇時,無一不要花費具大的心力,對已經是事務繁忙的人來說,不易操作,而且下跌起來很嚇人。相對而言,基金因為有從貨幣市場、偏債基金到股票基金等各種風險收益特征的產品,且由專家團隊去做擇股等工作,對工作繁忙的人而言,是一個相對較好的證券投資選擇品種。 對自己熟悉的領域,可以親力親為,不是熟悉的領域,還是請專家打理比較好,自己只要做決策,這也是明智之舉。 二、理財專家建議 張婷夫妻工作已經有15年左右了,家庭已經比較殷實,房車等基本生活問題早已解決,擔心的就是如何讓職業更上層樓,以及如何理好這10幾年來積蓄的財富,為養老、兒子教育等做好儲備。其實,以張婷夫妻現在的資產水平,和工作收入,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賺自己能賺的錢,每年的投資能有10%左右的成長,養老和子女教育,在將來都不是問題。 在張婷家庭現有理財規劃中,有幾個方面是明顯需要調整的。第一,家庭現有200萬的房貸,而另外有35萬的錢投資在債券,活期和定期存款上,這方面的收益率一年下來不過5%左右,還沒貸款利息高。可以考慮提前還貸一部分,現在每個月還貸額已經超過工資收入的一半,有點過高了。第二,在資產配置的比例上,房產明顯偏高了,目前是84%。房產投資數額大,交易費用高,手續復雜,國內也比較少房產證券化的產品,對一般工薪階層來說,投資房產,不是好的策略。我們建議家庭資產多元化,未來的每年結余,可以更多地考慮證券類資產,以分散風險,同時也避免過高的還貸壓力。 而在實際的投資中,針對張婷家庭的資產負債、風險承受能力和實際收支情況,屬于積極進取的投資者。所以我們在配置上趨向于積極進取型配置家庭資產,建議股票投資占家庭金融資產的70%,而債券可以配置到30%。如果用基金來達成證券投資組合的配置,可以配置70%的股票型基金,加上30%的債券型基金。我們推薦的債券品種本身也屬于比較激進的債券基金,所以整體配置是激進的。具體投資戰略為: 1.對基金資產配置的建議建議2008年配置70%股票型基金,另30%是債券基金。 除了留2個月的生活開銷約10萬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外,在金融資產配置方面,建議2008年加配債券基金。一是考慮多元化投資降低金融資產的整體風險,適當分散在股市上的風險;二是08年債券收益率較具吸引力,可以加配。 債券基金在基金中比例是30%左右。因為2008年股市風險加大,債券的避風港作用開始呈現;而且經過幾次加息,債券的利率已經開始有一定的吸引力,負利率的情況開始緩解;同時,2008年加息的頻率和幅度在外圍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可能放慢,貨幣政策可能出現先緊后松的情況,利率也已處于相對高位,利率風險在下降;加上打新股的收益,及保險銀行等大機構對配置中長債的需求升溫,2008年債券的吸引力在上升。目前,國債投資年收益率在4%到5%,金融債投資年收益率在5%到6%,企業債約在6%-7%左右,再加上新股申購的投資收益率,投資增強債券基金應該可以讓張婷戰勝CPI,建議配置30%以均衡家庭資產的穩定收益。在具體投資品種上,可以考慮寶康債券基金,2007年一年以來回報也有20%之多,在31只普通債券型基金中排名第5,且相比其它幾只收益較高的基金,波動較小。 而對另外70%的基金來說,要在上百只基金中精挑細選,做一些組合,以適應市場的變動和自己的情況,但買基金的原則絕不是"打新股",看到銀行有什么新基金就去買。以去年為例,不僅不同類型基金間的收益差別巨大,同類股票基金間的收益也竟然有一倍多的差距。因此,選對基金也是非常重要的。張婷的基金組合里面,上投的阿爾法是不錯的,但該基金已關閉,我們就不再推薦。其它的幾只新基金,因為過往業績表現看不到,同時在此次大跌中表現也不是最抗跌,而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也不推薦在調整市中較難表現的指數型基金,而選擇了一些擇股、擇時能力比較強的主動型基金,我們建議張婷做一些組合調整,將手上的阿爾法保留,同時改買以下品種: 組合類型基金品種 基金類型配置比例 一年以來收益率 一年以來排名 華安宏利股票型 20% 86% 39/147 激進投資型華寶收益增長積極配置型 30% 98% 16/147 上投成長先鋒股票型 20% 96% 17/147 - 數據來源:晨星,其中排名數據,如39/147,是指該基金在147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39。 備注:組合說明: 1.風險考察:2007年業績、今年以來業績、波動性; 2.趨勢預測:好買基金評價、基金規模、基金經理表現; 3.組合適用性:2008年上半年 4.一年以來收益率和排名,采用晨星2月19日數據,在147只股票型基金中比較而來。 在股票基金的推薦方面,盡管國內股市牛市的格局未必因為此次暴跌而全部改變,但本輪下跌以及全球經濟的動蕩和衰退,本輪打擊超出了多數基金經理的預期,面對變局,誰能對市場有更深刻的認識,誰能更好的把握市場節奏。面對今年亂市,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市場掌控能力更顯重要。比如: 華安宏利基金: 基金經理尚志民是中國最早一批的基金經理了,牛熊轉換,業績都不錯,也擅長做調整市場,在今年以來的大跌中表現明顯抗跌,對于2008年來說,是個好選擇。其實在過往的熊市中,基金經理已體現出其選股和選時的能力,其管理的封閉式基金安順在2001年大盤見頂以來平均年回報仍超過10%,有過在大盤下跌60%的情況下基金資產仍然完好無損的經歷,是少數經歷了一個完整熊市而能勝出的基金經理。因此,考慮到2008年市場的不確定性,一個在熊市能獲得正收益,在牛市排名在前的基金經理,值得我們投一票。 華寶興業收益增長基金: 華寶興業收益增長在2007年獲得168%的收益,在上漲中超越基金平均水平(遠超過股票型基金平均128%的水平),而下跌中明顯抗跌,在今年以來的下跌市中仍然保持正收益,前十大重倉股的比例低于平均水平,體現持股比例分散,波動率相對低,對風險的控制顯得比較得力。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是階段性的趨勢投資,因此,在2008年的調整市中可能更顯優勢。 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 由其研究總監主理,而上投的投研平臺一直不錯,雖然2007年幾只基金都沒做到前10名,但仍在較前列,長期表現更是不錯。基金經理以前長期做研究員和研究總監,此只基金在自下而上的選股上有較強的能力,同時,上投的內部控制也比較嚴格,風險控制上相對有優勢。推薦投資人可以中長期持有。 理財專家提醒:一季度可能是基金人事變更的頻發期,去年有近半數的基金刊登過經理人變更的公告,因此在選擇基金時考察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業績的穩定性是十分必要的。 2.股票組合建議尋找機會拋出,建議還是以投資基金的方法來做證券投資。 根據張婷以往的投資歷史和她的實際情況,張婷對行業和個股并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特別研究,主要是聽消息買個股。如果照此方法,唯一的投資原則是只買大盤藍籌相對安全。現在她圖的是放心、穩定,買了中信證券和中國船舶。即使這樣,還是會每天去看看股價波動,還是屬于比較焦慮的類型,雖然賭博的心態不重了,但不如改買大盤藍籌基金更省事。實際上,2007年是基金大發展的一年,盡管去年四季度基金也一度出現整體性的虧損,但基金整體業績仍然不錯,勝過很多踩錯波段,踩錯風格輪動的投資人。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減少股票投資,買基金比直接投資股票收益更穩定也更輕松,也是上班族的良策。 三、賺到該賺的錢,而非投資最優 這兩年的股市、房市雙牛,使大家對收益率的預期發生了很大改變,覺得一年20%、30%的收益率已經不算什么,而用錢賺錢本身,也變得似乎非常容易。 不過,房市的嚴厲調控,尤其是資金的收緊,使房價的預期變得不確定起來;股市方面,也出現了中期調整。2008年,2009年,尤其是長期而言,我們的財富增長夢想,是否還可以象前兩年一樣?夢想還能持續嗎? 再回到會計教授所談的,其實從來沒有完美的投資方法和投資組合,他雖然用自己的會計方法賺到了錢,但這個方法不一定最優,自身也有一些缺陷,但是,誰能保證自己今天的投資組合對于明天來說是最優的?我們能做的,其實就是希望自己的投資組合在中長期為我們賺到該賺的錢,而不是希望自己的投資永遠是最優化,在最低點買,在最高點拋,在房市、股市等中間如意地轉換。所以,夢想歸夢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承認自己的主業是工作和家庭;要承認我們對于投資的認識有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地方,要象張婷女士那樣從熟悉的領域下手,但也要適當地做多元化的投資;要承認房市不會一直漲到天上去,而股市的長期成熟的收益率是10%左右,而不是100%;要承認2008年,只能賺自己該賺的錢,2007年那樣股市和房市收益率,是變數,而不是常態。 通貨還在膨脹,中國經濟還在成長,我們手上的財富還在積累,因此,08年,我們還是要將理財進行到底!只不過,08年理財時,我們更應懷一份謹慎之心。如果想投資不合適自己的產品或是自己完全不懂的產品,作為理財專家的建議是:一是做好資產配置,如不喜好風險的人并非完全不可持有股票,但其所占總投資資產的份額應該很小;二是對自已不懂的產品,可以找專家幫助,可以是朋友中較懂理財的人,專業的理財公司,或將金融資產的投資給交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打理。 理財專家提醒: 要挑選適合自己的資產組合配置,一般人有兩類產品千萬不要碰:一是不合適自己的產品,如對風險承受能力及意愿均較低的老年人而言,高風險的小盤股,權證等;二是自己完全不懂的產品,如對一些繁忙的白領,對股市這種操作難度大的投資產品知之甚少,卻跟風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