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捷顧問公司和美林公司日前聯合發布的《2008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2007年,美國經濟放緩嚴重影響了各大成熟市場的表現,但新興市場的強勁表現促使全球富裕人士依然收獲甚豐,全球富裕人士在人數和整體財富方面均穩定增長。
美林公司副主席兼全球財富管理總裁羅伯特·麥凱恩說:“2007年富裕人士采取較具防御性的資產配置模式以應對經濟環境的重大改變。部分另類投資受到冷落,富裕人士更傾向于在熟悉的領域中,選擇較安全的資產類別。我們預期,隨著投資者信心的回升,富裕人士將再次轉向略為積極型的投資,尤其是新興市場的高回報產品與增長機會。”
富裕人士風險偏好下降
2007年前幾個月,富裕人士大量投資于風險較高的資產類別。隨著金融市場風暴擴大與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富裕人士開始收手,將投資轉向較安全、波動較小的資產類別。到年底時,富裕人士轉向持有現金、存款和固定收益證券,以期在不確定性日漸升高的經濟時期降低其風險部位。同時,去年富裕人士亦增加對國內產品的配置,符合其日益偏好投資熟悉標的心理。
2007年,富裕人士在較安全、傳統的投資工具中尋求保障,對現金、存款與固定收益的整體配置增加了9%,占其持有資產的44.79%,其中固定收益證券從去年的21%增加至27%,而現金和存款則從2006年的14%上升至17%。
相對于其他區域,拉丁美洲與北美富裕人士配置于固定收益的比例最高,分別為39%和29.81%。由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美元走貶,富裕人士增加對非美元計價之債券和股票的投資,通過鎖定表現強勁的經濟體及其貨幣,借以規避美國經濟不斷增加的風險。
亞洲和歐洲富裕人士則在現金和存款方面領先,配置的資金份額分別為25%和21%。這與亞洲的個人儲蓄水平向來高于其他區域的現象一致。
減持另類投資
2007年下半年經濟衰退,加上投資者對經濟的不確定性的擔心升高,使富裕人士怯于增加另類投資的配置。經濟混亂引發不確定性,而另類投資中特定產品的表現強勁,這大趨勢之間的抗衡決定了富裕人士對于另類投資配置的比例。富裕人士將其另類投資的配置從2006年金融資產的10%降低為2007年的9%。凱捷顧問公司預測,到2009年富裕人士配置于另類投資的資產比例有望增加兩個百分點。
全球經濟形勢的轉變也同樣帶來了成長機遇,因此部分抵消了富裕人士的顧慮。舉例來說,黃金在眾多商品中脫穎而出,普遍成為通脹和美元貶值的對沖工具,黃金期貨在2007年躍升了31.4%。此外,多只對沖基金在2007年底時禁止客戶贖回,另類投資因此免遭進一步的減持。
市場震蕩無礙嗜好型投資
盡管2007年國際資本市場震蕩,但富裕人士對如藝術品、豪華汽車、游艇、珍貴紀念品、名酒的投資興趣不減。《福布斯》雜志的奢侈品物價指數(CLEWI)追蹤奢侈品價格的年增長走勢。此指數在2007年上升了6.2%,高出通脹率逾二倍。
美林公司稱,去年,來自新興市場的富裕人士對于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雖然在2007年下半年,美國深受金融市場混亂所累,但所有奢侈品制造商、高端服務供應商及拍賣行在全球的新興市場都不愁找不到現成的客戶,客戶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與中東,這些公司的成長因此得以支撐。“我們過去在尋找新客戶群時,考慮的是對沖基金經理人。”索斯比拍賣公司印象派與現代藝術部的國際主席David Norman表示,“但我們現在瞄向的是石油大亨。”
2007年,奢侈收藏品占嗜好投資的16.2%,藝術品則為15.9%,仍然為全球富裕人士首選的兩大類。珠寶位居第三,比例為13.8%,豪華與體驗之旅為13.5%,名列第四。
藝術品依然是最受青睞的嗜好投資之一。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對于現代藝術品與肖像藝術品的需求最為旺盛。與2006年相似,2007年熱衷于藝術品投資的歐洲富裕人士(22%)與拉丁美洲富裕人士(21%)比北美(11%)與中東(10%)或亞洲(13%)更多。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