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前,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萊夫·格蘭杰在中國旅行時,發現不少中國學者在介紹中國經濟時,無一例外都告訴他兩點:第一,中國股市存在大量泡沫;第二,在2008年奧運之前,泡沫不會破滅。格蘭杰聞此不禁啞然失笑:因為當所有投資者都明確知道2008年8月以后股市就會崩盤時,只要稍有理性的人就會搶先在7月清倉離場;但這樣做也未必安全,因為既然每個人都可預見7月份股市將因集中拋售而暴跌,所以,更理智的做法是在6月出手;但這樣一來,6月也不保險了……當這種預期循環下去的時候,熊市的陰云很可能下個月,甚至下周就到來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格蘭杰想的沒錯。
在成品油提價問題上,或許有人會認為,主要是由發改委說了算,并一定程度上受外部壓力影響,與市場自發作用的關系不大。筆者倒不這么看。當國際原油價格站上每桶140美元的歷史高位、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出現嚴重背離時,如果"奧運之前成品油不會提價"形成一個普遍預期,那么很自然,眾多中小煉油企業會突然停產檢修,成品油零售商會悄悄囤積惜售,消費者對能源需求將有增無減;而當這種預期蔓延到國際市場上,紐約和倫敦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投機活動會有恃無恐,原油價格會加速向200美元目標邁進,為中國經濟帶來更為沉重的壓力。此外,即便奧運后成品油價格如期調整,由于早在市場預期之中,對國際油價也難以收到明顯沖擊的效果。因而此番政府在權衡利弊后,還是選擇了盡早調整。
從現代宏觀經濟理論看,制定政策的規則主要有三種:相機抉擇、單一規則和積極規則。相機抉擇其實是無規則,也就是說,調控政策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原則的束縛,完全依據不同情況和不同時間變化,政府并不考慮自身信譽;單一規則是指調控政策完全按照事先制定的固定規則來實施,不受形勢變化影響;而積極規則是指對當前或未來可預見的經濟狀況作出反應的政策,這種反應可能本身就是規則的一部分。一般認為,相機抉擇是一種效率極低的政策規則,決策依據的主要分歧是選擇單一規則還是積極規則。
回到奧運話題上來,如果此前政策當局確實透露出風聲,表示奧運會之前為保持穩定,將不采取任何可能影響市場信心的舉動,并且這種決心也為市場普遍接受,那么,實質上就構成了某種階段性的單一規則,它雖然有助于短期內的社會經濟穩定,但同時也犧牲了市場效率和公平,并為下一階段經濟運行埋下隱患。事實上,有關部門從未做出上述承諾。相反,從一年來股市、房市、成品油市場的政策結果來看,一個連貫的積極規則的傾向可能更高些。也就是說,政府不僅希望奧運前繁榮與穩定,同時也希望奧運之后繼續繁榮與穩定。為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健康運行,政策當局并不排除在適當時機針對各種問題做出適當反應。
無論如何,投資者不能迷信所謂的奧運擋箭牌。奧運會就是一場全球的運動盛會,如果非要給它附加許多額外的利益期望,難免會做出錯誤判斷。
□ 劉濤 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