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生比理財更重要 |
發布日期:2008-5-15 8:5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股票的上漲和下跌就像是人生的低谷和巔峰,有的上漲是虛漲,是"炒"起來的,而有的上漲是實實在在的,由盈利帶動;有的下跌是破產,永無出頭之日,而有的下跌是休養生息,積蓄能量。
走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園里,書卷氣息迎面撲來。如果沒有退學,小賓應該是金融學院大三的 學生,可現在,他說自己"只是半個人民大學的學生。"
2007年10月1日,小賓這個學習委員退學,在當時他所在的班級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2008年4月1日,他向美國密歇根大學遞交了留學申請。他坦言:"在金融市場上摸爬滾打了這些日子,我最終意識到投資人生比理財更重要。"
第一步都要交學費
2007年9月19日,小賓和同宿舍的三個同學湊了6000元錢,以小賓的名義開了賬戶,買了他理財生涯的第一只股票建設銀行。9月21日,以8.46元買進的股票漲到了8.80元。短短3天,賺了200多塊錢,這在小賓的心里激起了波瀾。
隨后,他獨自買了工商銀行、榮華實業等股票。最大的一筆,應該是以每股46元買的400股中石油。隨著股價持續下跌,43元的時候,拋出100股,41元、39元各拋出100股,31元的時候,他拋出了最后100股。
這次經歷之后,他開始大量閱讀有關書籍,了解各種理財品種,投資也涉及到股市、基金、外匯等,以求"分擔風險"。他清楚地記得,在外匯市場開戶第一天,什么都不懂,賠了1000多元,后來慢慢上手,最多的時候一天收益3000元。
"第一步都要交學費。"他笑著說,剛開始賠了很多,但這是學習理財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要有"理財的概念"
大學生基本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當筆者問及拿什么做本錢的時候,他說自己都是說服父母對他"進行投資"。
"我父母從小就注意培養我的理財觀念,經常掛在他們口中的一句話是理財要從娃娃抓起。"初中開始,小賓在銀行里就有了自己的賬戶存零花錢,等到高中畢業,已經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了。"剛開始,在銀行里取5元、10元的時候,工作人員會很不耐煩,但后來都認識我了,經常和我開玩笑。"
小賓說最重要的是要有"理財的概念",存在銀行里雖然穩妥,但是回報率低,加上通貨膨脹,錢就會不斷地縮水;投0資金融品種,雖然風險大,但是回報率高。"是選擇股票,還是基金或者外匯,心中一定要有數。"
"行情千變萬化,有時候你以為是這樣,但是未必就是這樣。"他說,"當匯豐、花旗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本土銀行要采取提高服務質量等措施,買銀行股應該收益頗豐,但是后來卻證明不是這樣。"
他說,有的人選擇投資價值,有的人只是投機市場。他舉了一個例子:中石油2002年香港上市,股神巴菲特果斷出手買進,2007年賣出的時候,賺了240億港元。"他看中的是價值,買了五六年不動,而五六年往往能把一個熊市變成牛市。"
股市如同人生
股市、基金、外匯,小賓的理財之路雖然不長,可是走得豐富多彩。在理財中,他開始接觸各個公司的財務報表、市盈率、公司前景等方方面面。"這些都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但是當問到對大學生炒股的看法時,他說"我現在不贊成大學生炒股。"
他表示,一是因為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有的人甚至用生活費炒股,越陷越深;二是因為炒股容易分心,最終專業沒學好,股票也賠了,得不償失。他說,周圍的同學炒股的不多,有的也"小炒",但像他這樣"中毒很深"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當時開始炒股的時候,同學也勸過他,但是自己沒聽,"他們都覺得挺可惜的。"
當筆者問到選擇退學這條路有沒有后悔過的時候,小賓思考了一會兒,有些沉重地說:"一路走來,很辛苦。每個人都有思想,有時候也會走錯路,受到一些慘痛的教訓,但是路還是要自己走的。困難和挫折能加速人的成長,但是如果可以選擇,我仍然希望自己的人生路上,困難和挫折會少一些。"
他說,退學之后,最初的狂熱過去,他進行了反思,自己是"本末倒置"了,"炒股本來是學習之外的業余活動,而我當時并沒有認識到。"今年4月1日,他正式向美國密歇根大學遞交了留學申請,"有可能不被錄取,但我會努力爭取。"
他說時間久了,開始覺得股市和人生有很多相似之處,股票的上漲和下跌就像是人生的低谷和巔峰,有的上漲是虛漲,是"炒"起來的,而有的上漲是實實在在的,由盈利帶動;有的下跌是破產,永無出頭之日,而有的下跌是休養生息,積蓄能量。
當筆者問及他現在是處于低谷還是巔峰的時候,他笑了,"我處在低谷,積蓄能量的那種,應該馬上要漲了"。
工人日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