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境外投資又添新渠道。4月7日,銀監會發布公告稱,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與美國證監會主席克利斯托夫.考克斯在北京交換了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監管合作信函,雙方就有關監管合作達成協議。此舉標志著銀行系QDII可以投資繼香港、新加坡、英國、日本外的美國證券市場。
QDII考驗投資者信心
盡管市場進一步拓寬,但銀行系QDII出海后遭遇的慘敗,卻讓投資者心存畏懼。去年出海的大部分QDII產品基本上全軍覆沒,凈值跌破1元發行價的比比皆是,平均虧損率在30%-40%,最高的達到60%,還有一家股份制銀行旗下的QDII理財產品"港基直通車"因凈值虧損50%,達到終止條件而遭遇清盤,讓不少投資者大呼上當。
QDII表現不佳,卻推出同樣表現不佳的美國證券市場,會否遭到投資者的冷遇?
對此,多家銀行表示,由于監管部門剛剛簽署備忘錄,很多實施細則仍在明確中,銀行正在籌備階段,因此不會很快推出投資美股的QDII產品。不過,陰云籠罩的美國市場雖然整體情況不佳,但不代表沒有投資機會。況且市場總是在不斷變化中。比如今年3月份,在A股市場連續下跌之下,QDII產品卻有所回暖。截至4月7日,上投亞太、嘉實海外、華夏全球、南方全球、工銀全球的凈值分別回升至0.711元、0.713元、0.787元、0.826元和0.997元。過去兩星期,港股、美股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帶動了已出海的QDII基金的表現,5只QDII基金(華安除外)兩周的平均漲幅達到9.674%。
"盡管QDII之前表現不好,但它同開放式基金一樣,看重長期的收益和回報率。短期虧損不能代表實際的虧損。因此投資者還是應該看好這種分散風險的資產配置方式。當然,不可否認,QDII正考驗著投資者對銀行和海外市場的信心。"一家股份制銀行個人部負責人坦言。
投資海外仍有機會
那么,目前購買QDII產品是時機嗎?一股份制銀行負責人認為,不管大環境好還是壞,任何一個市場都還是會存在著投資機會,即使是熊市時,也同樣有漲停的股票。所以關鍵要看產品的設計、行業的選擇、海外投資管理人的選擇等,這對銀行的產品設計提出更高要求。
渣打銀行(中國)公司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總監梁大偉認為,從全球股票市場來看,今年都很波動,在這樣的形勢下,投資者應認清風險,但這不代表害怕風險就要"因噎廢食",畢竟理財比不理財更能獲得資產的增值。"QDII是個很好的投資平臺,給投資者多了選擇。讓境內投資人有機會走出去,讓資產得到更多配置,風險得以分散。雖然今年整體股票市場表現不好,但還是有不錯的個體供選擇。"他建議投資者在認清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選擇一些即可做多、也可做空的全天候產品,行業建議則集中在黃金、農產品、環保概念上。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