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正處于揮汗打拼的人生階段,心中充滿了對財富的向往,渴望有錢又有閑的日子。但是,年輕人往往是投資新手,投資經驗尚處于磨練階段,面對理財既大膽憧憬又如履薄冰。其實,對于剛剛起步的年輕人,要實現理財目標并不難,只需有步驟、理性地循序漸進便可。而基金作為一種長期投資的專業理財工具,可以成為年輕人實現投資目標的優良載體。 投資金額較小,投資期限較長,是年輕人基金理財的主要特點。 由于年輕人處于財富積累過程的早期,更多擁有的是人力資本,而金錢資本通常較少。許多年輕人往往抱怨:“我一個月的工資,在付了伙食、房租、水電等日常開銷后就不剩多少了,哪還有多少錢投資呀?”但是,如果不再追求潮流搶先購買最時尚的手機,不再挑選最貴的液晶電視,在超市購物時可以貨比三家,你可以省下許多錢用于投資。 基金投資的初始金額往往很小,為年輕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此外,目前許多基金提供定期定額投資計劃,即投資者每個月固定時間投資固定金額的資金,這樣可以促使年輕人養成定期儲蓄、投資的習慣,讓小錢積少成多,隨著時間增值。 年輕人的另一大資本就是“年輕”,其投資期限通常比較長。如果以退休作為投資目標,其投資期限可長達二、三十年。如此長的投資期限,使年輕人比其他人生階段的投資者具有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即使投資在短期內虧損了,其仍有相當一段時間可以隨市場的回暖而最終實現投資目標。 較長的投資期限不僅使年輕人有更高的風險承受度,而且提供了足夠長的時間讓資本隨時間增值。而這是年紀較長的人花錢也買不到的。作為一名投資者,時間是最寶貴的,因為時間能使微小的投資通過復利價值隨著時間逐漸增長。 舉例來說,如果25歲的年輕人每月投資400元,假設年平均回報為9%,到65歲的時候,這些投資會增長到180多萬。相反,如果45歲才開始積蓄投資,這些投資到65歲時價值只有26萬左右。因此,越早開始投資越有利,年輕人應該充分利用年輕的優勢,循序漸進地儲蓄、投資。 由于具有較長的投資期限以及較高的風險承受度,年輕人在基金投資中可以采用較為激進的投資策略,將更多的資產投資于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中。 如果沒有較具體的投資目標,對于長期的基金投資,高風險承受能力的年輕人可以將70-90%的基金資產投入股票型基金中,而根據自己的流動性需求,投資一點債券型基金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雖然可采用激進的投資策略,但是基金組合仍應遵從構建基金組合的基本原則——分散投資。也就是說,可以選擇兩三只業績穩定的、投資策略較分散的基金作為核心組合,然后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和市場判斷,投資一些集中在某些行業、波動性較大的基金作為增加回報的非核心組合。 在核心組合中,不妨選擇一些波動相對較小的基金。這部分核心組合的比例應占股票型基金資產總和的50%以上,當然可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將其控制在50-70%,即如果投資者偏好較為平穩的基金則增加這部分的比例,偏好波動的投資者則減少比例。而非核心組合部分的比例可保持在30-50%之間。 核心組合與非核心組合的比例,不僅取決于投資者自身的風險偏好,還可以根據投資者自身對于市場的判斷進行戰術性調整。也就是說,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可以根據其對未來短期內市場走勢的判斷,增加或減少非核心組合的比例,例如市場趨好時,投資者可適度增加非核心組合的比例以追求更高的收益。 為了達到更好的分散投資的效果,投資者在構建了核心組合與非核心組合之后,應考察整個股票型基金組合,看是否在股票市值大小、行業屬性、風格特征上實現一定的分散,應當避免將重倉股集中在幾只股票的基金同時納入基金組合。例如前段時間在國際市場走勢強勁帶動下的有色金屬類股票成為許多基金的重倉,如果基金組合中的基金均持有該行業股票,雖然在這類股票走勢強勁的時候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但是在市場回落時基金組合則會由于行業過度集中而回報大幅下降,從而增加了組合的波動性。 對于年輕人來說,投資最困難的可能就是難以堅持。由于年輕人接觸新鮮事物比較多,容易受到外圍環境的影響,往往在投資路上半途而廢。而投資貴在堅持,因此年輕人應該摒除外界的誘惑,堅持自身定好的投資計劃,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