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身份證有多重?或換句話說,17.5公斤重是多少張身份證?2800張。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發布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售公告,宣布發行5億股國內公眾股,發售抽簽表500萬張,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認購1000股。具體到身份證,每張身份證可花100元錢買一張抽簽表。
當時深圳常住人口60萬,據說一下子涌進來150萬人,那要帶來多少張身份證?廣州到深圳的軟座火車票30多元,但在黑市竟然炒到200元一張。許多人沒有邊防證進不了特區,早有當地農民自告奮勇帶路鉆鐵絲網,每人40元。
1992年8月7日下午,各售賣點前就開始排起了長龍,有人拿來長長的繩子,男男女女緊緊抓住繩子抱住前面人的腰,不分男女,擠成一團。
7日一夜,8日一天,8日一夜,到了9日,售表窗口打開了。但到了中午,幾個窗口已經關上:抽簽表賣完了。越來越多的窗口也陸續關上了。
到了10日,還有人在排隊,而500萬張新股認購抽簽表已宣告發售完畢。人們憤怒了,著名的“8.10”深股暴市發生。
排隊,在這個全民理財時代
15年后的2007年,在巨大的財富效應旋渦下,當年深圳發售新股認購表的壯觀場面重現。而與當年上百萬人口擁擠在幾個窗口等待新股認購抽簽表不同的是,2007年的“排隊”更像是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持續的一場集體狂歡。
從年初證券公司的排隊開戶,到銀行柜臺前買基金的長龍;從新樓盤開盤時的連夜排號,到年末商場發售賀歲金條時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中國的大、小城市,數以億計的老百姓從一支隊伍排到另一支隊伍,“螞蟻搬家”式地將銀行存款轉變成其他資產。
“排隊”買股、買房、買金子的背后是我國資本市場、投資理財市場的飛速擴張: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融資市場,2007年融資額接近8000億元;公募基金規模從年初的7000億元增長到3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募集從2005年的1952億元人民幣發展到2007年9月末的5460億元。
專家不禁驚呼:我國全民理財時代到來了!他們認為,最近兩年,是否參與投資理財將對個人或家庭的財務狀況產生決定性影響。
尋找駛向財富的“幸運號”……
站在充滿了不確定的2008年入口,賺到錢和沒有賺到錢的投資者同樣焦慮、同樣惶恐:賺了錢的擔心因投資失誤將此前的努力“付諸東流”,曾經擁有的財富化為烏有;沒有賺到錢的擔心因為自己的保守和懶惰,再次錯失發財的機會!
2008年,通往財富的“幸運號”究竟在哪里,新的一年中我們又該站在哪一支隊伍里?
觀察整個金融理財市場的信心和人氣走向,不難推斷民間資金應該會從銀行存款和房地產市場中流出,流向基金、股票、保險和債券等領域。
專家認為,2008年機會仍存,但投資風險將遠高于2007年。經過兩年多的上漲,股票市場估值已處于歷史高位,基金難以再現翻番行情,有些可能還會為保本而戰;期貨、收藏等小市場的風險大、專業性強,不適宜普通人進入;債券和保險相對安全穩健,但收益率不高。2008年,你愿跳上哪只船?
來源: 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