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投資者,一方面調整投資品種,另一方面調整投資思路
如同近期雪災,A股市場也連續遭遇暴跌,讓很多投資者損失慘重。那么在股市"
雪災"嚴重的時候,投資者應該如何尋找賺錢"避風港"?
業內專家建議,普通市民可從兩個方面進行調整,一方面是投資品種,可適當尋找收益率較低但風險小的品種投資,比如債券基金;另一方面,對于風險較高的投資品種,可以在投資思路上做出調整,比如定投等。
換品種"東方不亮西方亮"
投資決不只有炒股一條路,在A股市場出現大幅震蕩的情況下,投資者不妨向其他投資品種轉移,畢竟"東方不亮西方亮"。
國債"蹺蹺板"效應再現
股市大幅震蕩,股、債兩市"蹺蹺板"效應再現。上證所國債指數昨日收112.09點,這已經是該指數連續第8個交易日收陽,市場間交易員指出,股市動蕩是導致國債指數一路上揚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士還認為,目前全球經濟金融波動,也間接導致短期內債市壓力有所釋放。
實際上,在二級市場上就可以方便地交易國債,只是由于國債相對波動幅度不大,投資者一般不關注罷了。渤海證券的分析師馮小軍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代碼為010303的"03國債(3)",已經從今年開市的86元上漲到昨日收盤的90.37元,雖然絕對漲幅不大,但是比起血雨腥風的股市、基市,安全成為最大的優點。
黃金 保值功能最受青睞
面對國際金融形勢的動蕩,具備保值功能的黃金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據西北金行工作人員介紹,西安市民對于投資實物黃金熱情非常高,中金公司的實物金條在該行曾一度斷貨。雖然投資黃金并不意味沒有風險,但陜西中陽財富管理顧問公司的首席講師劉彥認為,從長遠看黃金仍有著保值的功能。
劉彥認為,黃金可以比作家庭保險,它能為購買者提供風險保障,保證資產免于金融災難所帶來的損失。當然,有商品期貨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也不妨投資黃金期貨,嘗試以小博大的機會。
債基 有望成為市場新寵
在全球金融市場"寒流"影響之下,相對風險較低的債券基金有望成為市場新寵。記者在對友邦華泰市場部相關人士采訪中得知,一月以來,友邦華泰旗下的穩本增利債券型基金的機構總申購量呈現大幅增長趨勢。債券型基金已成為投資者規避風險的主要選擇。
據了解,從1月15日至1月28日,上證指數下跌逾千點。而股票型基金凈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水。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1月25日,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平均下跌1.33%%;指數基金損失更為慘重,今年以來凈值平均下跌4.46%%,而30只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凈值僅下跌0.37%%,并且,部分債券型基金凈值還實現了正增長,如剛剛實施分紅的國泰金龍債券基金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為0.19%%。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債券型基金凈值在大盤急劇動蕩時反而保持的增長態勢引起了很多基民關注。而與此同時,近日出現的中美利率倒掛,必將對債基構成強大推動作用。
貨基"風險洼地"可備不時之需
相對債券基金的避險功能,貨幣基金或許是更安全的一種投資品種。
貨幣基金是投資于既安全又具有很高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其投資組合的平均期限一般少于一年。貨幣基金具有流動性好、風險低與收益較低的特性。這種功能類似于銀行活期存款,而收益卻高于銀行存款的低風險投資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貨幣基金適合資本短期投資生息以備不時之需的理財需求,特別是在利率高、通貨膨脹率高、證券流動性下降、可信度降低時,貨幣基金是實現穩定資本增值的可靠工具。
打新理財產品"無風險套利"也不可忽視
以上投資理財產品多少都會有些市場風險,其實,還有相當數量的、收益雖低但無風險之憂的理財產品,可供投資者選擇。比如銀行推出的申購新股的理財產品、信托產品,當然投資者也可以自行申購。盡管這種集合"打新"看似不新鮮,但據招商銀行理財師介紹,從新股投資來看,由于今年IPO數量比2007年多,總的IPO的投資額較去年更大,因此投資新股的收益會比去年好,收益率大概在10%%-20%%之間。
換思路投資要從"粗放"到"集約"
只要買股就能高額獲益可能成為歷史。今年我們或許會面臨更多的投資風險,那么相應的投資思路也要從當初的"粗放型"轉變成"集約型"了。
定投 換一種方式來"投基"
盡管近期股市出現連續大跌,但是對于市場的長期走勢,大家普遍還是比較樂觀的。
鵬華價值優勢基金經理程世杰表示,中國牛市長期向好的基礎仍在。但他也認為,今后市場震蕩幅度也可能隨之加劇。股市應該仍值得我們關注,但是我們或許需要換一種投資方式了。通過基金定投進行投資,產生的時間效應可以拉平風險并達到盈利來平均投資成本。
炒股 大跌也許帶來機會
連續下跌,股票還能炒嗎?不少分析人士的回答是,"大跌也許帶來機會"。"任何一次大跌,都會帶來機會。"申銀萬國的分析師唐江鷗認為,"在本輪大跌之中,也存在二八的轉換可能,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二就會啟動。"
擇基 弱市中尋找"真英雄"
俗話說,"出水才見兩腿泥。"在大跌當中,我們才可以更好地認識和選擇股票型基金。
自今年1月14日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暴跌,上證綜指從5500點一路下跌,至1月28日黑色星期一,短短11個交易日跌幅達19.42%%。專家理財的基金在本輪下跌中也難以幸免,但仍有部分基金表現出色,如東吳雙動力僅下跌4.99%%。在過去的兩年當中,作為專家理財的股票型基金,給投資者相當豐厚回報。對于投資者來說,選擇安全的基金幫助規避風險,或許是今年投資成敗的關鍵。
華商報